钱卫国。
省委原副书记,三年前刚刚退休。
当省委书记将那份加密传真推到林舟面前时,这串看似普通的汉字,仿佛拥有千钧的重量,将办公室里最后一点空气都挤压了出去。
李瑞和苏晓在门外焦急地等待着,他们不知道里面发生了什么,只觉得那扇紧闭的门板,隔绝了两个世界。
办公室里,死一般的寂静。
省委书记的目光落在林舟的脸上,观察着他每一丝细微的表情。他想看到震惊,看到为难,甚至看到一丝退缩。因为对手是钱卫国,这意味着这场博弈的难度,已经超出了江北省本身的范畴。
钱卫国在任时,主管党群和组织工作,门生故吏遍布全省,影响力早已渗透到各个角落。他虽然退休了,但那张无形的关系网,依然是江北政治生态中不可忽视的存在。
然而,林舟的反应,再次出乎了书记的意料。
他只是平静地看了一眼传真上的名字,然后将文件轻轻推了回去,甚至连眼皮都没有多眨一下。那份镇定,不像是伪装,更像是一种早已了然于心的确认。
“书记,我还是那个观点。”林舟开口,声音平稳,打破了凝固的空气,“这件事,从一开始,就与他是谁的儿子,他是谁的父亲,没有关系。”
省委书记的瞳孔微微收缩。
林舟继续说道:“如果我们的目光只盯着钱斌和钱卫国,那我们就输了。因为这会把一场公共安全危机,降格为一场私人恩怨,一场派系斗争。这正是他们希望看到的。”
“他们想把水搅浑,让我们陷入到人情与法理的泥潭里。我们越是想证明钱斌有罪,就越是会被他们牵着鼻子走,耗费大量的精力去进行一场胜负难料的司法拉锯。”
书记没有说话,只是示意他继续。
“所以,我们不应战。”林舟的指尖在桌面上轻轻一点,“他们出的是‘将’,我们就掀了整个棋盘。我们要告诉所有人,问题不在于某个姓钱的人,而在于我们整个江北省的生态治理体系,出了一个巨大的窟窿。这个窟窿,今天能流出化工厂的毒水,明天就能流出别的东西。不把它堵上,我们每一个人,都睡不安稳。”
这番话,如同一道惊雷,在书记的脑海中炸响。
他瞬间明白了林舟的全部意图。
这是一种惊人的战略升维。
当对手还在纠结于一城一地的得失,纠结于如何保住一个“车”或“马”时,林舟已经跳出了棋盘本身,开始重新制定游戏规则。
他要打的,不是一场针对钱家的歼灭战,而是一场重塑江北省环保治理格局的立国之战。
在这场宏大的战役面前,钱斌的罪行,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引子。钱卫国的能量,也只是新制度建立过程中,一块不大不小的绊脚石。
“好一个‘不应战’!”书记的眼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光亮。他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心中涌起一股复杂而强烈的情感。那不仅是欣赏,更是一种棋逢对手的激动,一种对后辈超越自己的欣慰。
“你说的这套‘环保问责’机制,还只是一个骨架。”书记坐回椅子上,整个人的气场都变了,从刚才的怒火中烧,变得沉稳如山,“要让它长出血肉,变成一个真正能运转的系统,还需要更多的东西。”
“是的。”林舟点头,“我把它称为‘碧水蓝天’工程。”
他走到办公室的白板前,拿起笔,没有丝毫犹豫。
“‘碧水蓝天’工程,由三根支柱构成。”
“第一根支柱,我称之为‘天眼’。”林舟在白板上画了一只眼睛的符号,“这就是李瑞同志提出的‘水资源智能监测网’。我们要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和卫星遥感技术,在全省所有主要河流、湖泊、水库,乃至重点工业区的排污管道,部署数以万计的传感器。我们要建立一个覆盖全省的、24小时不间断的‘水体神经网络’。任何一个地方的水质出现异常波动,指挥中心就能在三分钟内收到警报,并且精准定位污染源。”
“这只‘天眼’,要让所有潜在的污染源,都暴露在阳光之下,无所遁形。”
书记缓缓点头,技术的力量,他懂。
“第二根支柱,我称之为‘地网’。”林舟在“天眼”下方,画了一张纵横交错的网。
“这就是马叔提议的‘全民护水’。我们要以社区、村庄为单位,组织由退休党员、志愿者、热心市民组成的‘母亲河护卫队’。政府为他们提供培训、装备和少量补贴,赋予他们巡查、监督、举报的权力。他们就是这张‘地网’的无数个节点,是深入毛细血管的神经末梢。”
“‘天眼’看到的是数据,是宏观。而‘地网’看到的,是浑浊的河水,是死掉的鱼,是老百姓最直观的感受。天眼与地网结合,才能构成一个无死角的立体监控体系。”
“发动群众……”书记的指节在桌面上轻轻敲击,这四个字,他太熟悉了,也深知其背后蕴含的磅礴伟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