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皇篮球馆内,空气中弥漫着不同于往日的气息。不再是嬉笑打闹,取而代之的是球鞋与地板摩擦的尖锐声响、篮球撞击地面的沉闷回音,以及队员们短促有力的交流声。全国大赛小组赛的临近,让每一次训练都充满了实战的紧张感。
陈屿川站在场边,手中拿着桃井五月整理的数据档案,眼神如同精准的扫描仪,掠过场上每一个队员的动作。桃井则站在他身侧,手里拿着秒表和记录板,神情专注,俨然一位严阵以待的女将军。
“第一项,破解区域联防演练!”陈屿川清冷的声音在球馆内回荡。
队员们立刻在场上落位,模拟明成中学的2-3联防。青峰大辉按照战术要求,沉入底线低位。他刚一要位,若松和诹佐立刻做出协防包夹的姿态,这正是明成常用的策略——利用身体优势压制强力内线。
“外线动起来!”陈屿川喝道。
站在两侧底角和高位的队员们立刻开始无球跑动,按照桃井数据中指出的联防薄弱区域进行穿插。球经过几次传导,精准地送到了被暂时放空的诹佐佳介手中。
“投!”陈屿川命令道。
诹佐毫不犹豫,起跳、出手,篮球划出弧线,应声入网。
“很好!”若松孝辅挥了下拳头,“就这么打!让他们包夹青峰去,我们在外面投死他们!”
几次演练后,效果显着。队员们越来越熟悉如何利用青峰这个“诱饵”来创造外线机会。桃井在场边飞快地记录着:“左侧底角空位出现频率提升,但传球时机可以再提前0.5秒……”
“下一项,应对西京外线防守!”陈屿川切换了训练内容。
他亲自扮演西京学园那位三分命中率超60%的队长,与高尾和成等人进行一对一防守练习。高尾几乎是寸步不离地贴着陈屿川,手臂高举,干扰着他的每一次接球和视线。
“不要给他舒服的出手空间!”陈屿川一边尝试摆脱,一边冷静地指导,“预判他的习惯垫步,抢前防守!”
高尾咬紧牙关,全力跟上陈屿川的每一个假动作。虽然陈屿川的模拟投篮依旧精准,但高尾的防守压迫性明显让“接球”和“调整”这两个环节变得困难重重。桃井在旁边看着,默默点头,在记录板上写下:“对王牌射手的贴身防守有效,需注意避免犯规。”
“最后,重点练习:快攻反击与退防!”陈屿川的表情更加严肃了几分。水户阳的快攻是他们小组赛中最需要警惕的武器之一。
练习开始。陈屿川将球抛向篮板,若松孝辅抢下篮板球,第一时间寻找队友。然而,第一次尝试就出现了问题。若松的传球稍显迟疑,接应的队员启动慢了一拍,整个推进过程显得拖泥带水。
“太慢了!”陈屿川皱眉。
桃井立刻按下秒表,看着上面的数字,大声报告:“从断球到前场出手,用时7.8秒!”
陈屿川看向桃井的数据档案:“水户阳完成同样过程平均需要6.5秒。我们比他们慢了1.3秒。”他的目光扫过场上有些气喘的队员,“在正式比赛中,这1.3秒足够对方完成两次防守落位。”
气氛一下子凝重起来。差距是实实在在的。
“再来!”陈屿川不容置疑地命令。
一次,两次,三次……反复的冲刺、传球、上篮。队员们开始体会到那种极限速度下的压力。传球失误、上篮偏出、体力急剧消耗。汗水很快浸湿了他们的球衣。
桃井紧紧握着秒表,每一次报时都清晰而坚定:
“7.5秒!”
“7.6秒!”
“7.9秒!又慢了!” (;一_一)
成绩起伏不定,甚至偶尔还会倒退。几个队员脸上露出了沮丧的神色。
“不行了,太快了,根本稳不住……”一个替补后卫扶着膝盖喘气。
“感觉肺都要炸了……”另一个也抱怨道。
就在气氛有些低迷的时候,桃井小跑着来到陈屿川身边,指着记录板上的数据小声说了几句。陈屿川微微颔首,随即叫停了训练。
“问题不在绝对速度,而在衔接。”他走到场中,拿起一个篮球,“水户阳的快攻之所以快,在于他们从抢下篮板到第一传的决策几乎是无意识的,以及后续接应队员的提前启动和跑动路线。”
他看向若松:“若松学长,抢下篮板后,不要停顿观察,直接找最近的有推进能力的队友。”接着又看向其他队员:“你们,在若松学长可能抢到篮板的瞬间,就要像离弦之箭一样往前场冲,不是直线,而是沿着桃井数据里标注的、对方防守最薄弱的边路通道。”
他顿了顿,补充了桃井刚才的建议:“另外,桃井的数据显示,我们在短距离内的传球速度和准确性不足,这严重拖慢了整体节奏。现在开始,加练短距离冲刺传球!”
所谓的短距离冲刺传球,就是两人一组,在底线和罚球线之间进行高速折返跑,并在跑动中完成快速、精准的胸前传球或击地传球。这对球员的体能、技术和默契是极大的考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