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华姐出嫁的迎亲车队宛如一条长龙,缓缓地行驶在县城的街道上。这支车队由六辆小轿车和两辆面包车组成,每辆车的挡风玻璃上都贴着鲜艳的大红喜字,仿佛在向世人宣告着这个喜庆的时刻。
小轿车们整齐地排列着,车身擦拭得一尘不染,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它们的存在使得整个车队显得格外庄重而豪华。而那两辆面包车,则像是忠诚的护卫,紧紧跟随在小轿车的身后。
车队所到之处,引起了路人的纷纷侧目。人们停下脚步,好奇地张望着这支浩浩荡荡的迎亲队伍。孩子们兴奋地指着车队,眼中充满了羡慕和期待;老人们则微笑着,回忆起自己年轻时的婚礼场景。
一路上,车队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成为了这座县城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车队长龙在街道上蜿蜒前行,带着冬华姐的幸福和喜悦,驶向她人生的新阶段。
我从小到现在只是坐拖拉机和公交车,连面包车都没有坐过,更不要说小汽车了。早上陪冬华姐去化妆,第一次坐了小汽车,现在是第二次坐小汽车,而且还是冬华姐结婚的高级小汽车。
我悠然自得地坐在小轿车里,柔软的座椅仿佛将我整个人都包裹起来,让我感到无比的舒适和惬意。车窗外的风景如电影般不断闪过,而我却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
我不禁开始想象起自己未来的婚礼场景,心中暗自思忖,等我结婚的时候,绝对不要那种普通的面包车,我要清一色的小轿车!而且,可不是一两辆哦,我要七八辆小汽车!
想象着七八辆小轿车排成一列,车身擦得锃亮,每一辆都散发着高贵的气息。车头上系着鲜艳的彩带,车顶上装饰着美丽的鲜花,那场面简直太壮观了!我又一想,我一个山村人,这只能是梦想!
第一辆是新郎新娘的车,伴郎坐在第一辆车上,我是伴娘坐在第二辆车,送亲的亲朋好友们都坐在后面这些小轿车里,一同驶向婚礼现场,那将是多么风光的一幕啊!我仿佛已经看到了人们羡慕的目光,听到了他们对这场婚礼的赞叹。
想到这里,我不禁嘴角上扬,心情愈发愉悦起来。这不仅仅是一场婚礼,更是我人生中的一个重要时刻,我要用最特别的方式来纪念它。
可惜好梦太短了,心中正想着好事呢,汽车忽然停住了,外面响起了剧烈的鞭炮声,我知道,这是到地方了。
下了汽车,我抬头一看,只见这是一座三层的楼房,上面赫然写着“金凤凰大酒店”几个大字,原来这里不是新郎的家,而是一家酒店。
结婚为什么不去新郎家,到酒店里来做什么?这和我们农村里结婚可完全不一样。
新郎姐夫下了车,他把新娘子冬华姐搀出来,然后把冬华姐抱了起来,走上了台阶,进入酒店。我和伴郎跟在后面一同进入酒店。
当我来到酒店大厅,看到里面的客人来了不少,每张桌子都已经坐满了人,足有二十几桌。
新郎姐夫抱着新娘冬华姐没有直接进大厅,而是被人领进了另外的一间房子,我和伴郎也跟了进去,其余送亲的亲友就直接到大厅里去了,那里已经给他们安排好了桌子座位。
冬华姐进了房间后又补了补妆,新郎姐夫也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装,然后就坐下 来喝水休息了。
过了一会儿,就听见大厅里主持人喊道:“新郎新娘步入婚姻殿堂!”
我在右边挽着冬华姐的右臂,伴郎在左边挽着新郎的左臂,我们四个人在《婚礼进行曲》的音乐声中并排走进了大厅。
我把新娘送到了到了台上,我的任务就算基本完成了,从边上下来,在酒店服务员的引导下,去了最前面的一个圆桌旁边坐下。这一桌是专门为新郎新娘、伴郎伴娘准备的,还有双方父母等几个至近的亲友,在我们村里就叫做“新人席”。
这个时候,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台上新人的身上,观看结婚典礼,而我却把注意力都放在了酒店服务员的身上。干什么工作的就对什么感兴趣,这就叫做“职业习惯”吧。
只见酒店服务员她们穿的都是海蓝色的西服上衣、西服裙、半高跟的黑皮鞋,并排的站在大厅的旁边,双手在身子的前面微微交叉,面带微笑,显得十分的规矩。与我们小饭馆里的玲子姐、小玉姐,还有我那种自由散漫的样子相比就是不一样,一看她们就是就是经过专门训练的,给人一种十分舒服的感觉。以后我要是长大了,也开这么一座大酒店,那该多好啊!
想归想,还得回到现实中来,莎莎说她们这里有闹伴娘的习俗,一会儿吃饭的时候他们要是“闹”我的话,我该怎么应付呢?
在我们村里我只见过闹洞房的,什么花样儿都有,大概“闹伴娘”也是那个样子吧?我暗暗的叮嘱自己,不管人家怎么闹,我都不能急,不能给冬华姐丢脸呐!
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婚礼仪式已经结束了。酒席宴开始了。在我们村子里坐席吃酒的时候都是男女分桌,而在这里却是男女混桌,这倒挺新鲜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