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卑斯山脉深处,废弃的“鹰喙”气象站如同被时光遗忘的骨骸,孤零零地矗立在裸露的岩石和稀疏的苔原上。狂风裹挟着冰粒,永无止境地抽打着锈蚀的铁皮和剥落的油漆,发出呜咽般的呼啸。
顾小兰蜷缩在主建筑底层一个相对完好的房间里,用找到的、散发着霉味的旧军毯紧紧裹住自己。伤口在寒冷中阵阵抽痛,饥饿和疲惫如同跗骨之蛆,啃噬着她的意志。她从苏黎世逃到这里,依靠着对地形的模糊记忆、顽强的求生本能,以及……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仿佛被冥冥中指引的运气,才奇迹般地抵达了这个约定地点。
她不敢生火,也不敢使用任何电子设备,只能依靠最原始的感官,警惕着外面的任何风吹草动。每一阵不同寻常的风声,每一次远处岩石滚落的声响,都让她心脏骤停。她手中紧紧握着那枚生物密钥,冰冷的金属触感是她与那个危机四伏的外部世界,以及牺牲的默涵哥之间,唯一的、脆弱的连接。
时间在寒冷和等待中缓慢流逝。就在她几乎要因为失温和精神透支而陷入昏迷时,一阵极其轻微、几乎与风声融为一体的、有规律的嗡嗡声,由远及近。
她猛地惊醒,挣扎着爬到窗边,透过破损的木板缝隙向外望去。
只见灰蒙蒙的夜色中,一个通体漆黑、外形低矮扁平、如同放大了数倍的甲虫般的全地形无人载具,正以一种违反物理直觉的平稳和安静,悄无声息地滑行到气象站门口。它没有灯光,表面覆盖着某种吸波材料,几乎与黑暗融为一体。
是苏羽派来的!他成功了!
顾小兰心中涌起一股巨大的 relief (解脱感),几乎要瘫软在地。但她强迫自己保持警惕,仔细观察着载具。它停稳后,侧面的舱门无声滑开,内部空间不大,刚好能容纳一人蜷缩,里面放着保温毯、高能量食物、净水,以及一个带有加密接口的通讯平板。
没有犹豫,她深吸一口冰冷的空气,用尽最后力气,踉跄着冲出房间,钻进了载具。舱门迅速关闭,将凛冽的寒风和危险隔绝在外。温暖的气息包裹了她,她贪婪地抓起食物和水,狼吞虎咽起来。
载具再次启动,以一种精确计算过的、避开所有已知巡逻路线和监测点的复杂路径,悄无声息地驶离了气象站,向着苏羽新的藏身处驶去。
---
矿洞深处,苏羽看着监控屏幕上代表接应载具的光点平稳移动,终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最危险的一步,总算有惊无险地完成了。他立刻将注意力转回主屏幕,那里正运行着对“蓬莱”内部异常低语的深度分析程序。
随着更多数据的积累和算法的优化,那些混乱的低语逐渐被分离、归类,呈现出更加清晰的轮廓:
【意识残片 Cluster-A (不稳定/痛苦)】
· 特征: 充满恐惧、迷茫,自我认知混乱。多数为近期被“同化”的个体意识残留。
· 代表性低语: “放我出去…我不是数据…”、“那是谁的记忆?好痛苦…”、“共识…是谎言…”
· 分析: 云弈的“共识”融合并非完美,新加入的意识会产生强烈的排异反应和痛苦,这些负面情绪正在系统中积累,形成不稳定的“信息毒素”。
【意识残片 Cluster-B (抵抗/清醒)】
· 特征: 保留较多自主性,对“共识”抱有敌意和警惕。数量稀少,但信号强度相对较高。
· 代表性低语: “必须阻止‘门’的完成…那是毁灭…”、“钥匙…不能落入他手…”、“寻找…外界的…回应…”
· 分析: 极少数意识体可能在融合过程中保持了部分独立,甚至可能在暗中进行有限度的抵抗。那个发出“阻止他…门…是陷阱…”警告的苍老声音,很可能属于此列。
【意识残片 Cluster-C (系统杂音/逻辑错误)】
· 特征: 非完整意识,更像是系统运行中产生的逻辑悖论、错误代码或未被完全消化的远古数据碎片。
· 代表性低语: “观测者协议…参数溢出…”、“维度锚点…计算错误…17%…”、“能源矩阵…效率下降…”
· 分析: 林默涵的信息风暴攻击,以及可能存在的其他外部干扰(如星图信标),导致“蓬莱”主系统出现了之前未曾有过的错误和效率低下。
这些分析结果让苏羽心跳加速。“蓬莱”这个看似无懈可击的庞然大物,内部竟然存在着如此多的裂痕和压力!云弈并非高枕无忧,他正面临着内忧外患!
就在这时,一条来自“蜂巢”网络边缘节点的、高度加密的匿名信息,如同幽灵般悄无声息地出现在苏羽的备用通讯频道里。信息没有署名,内容也极其简短,只有一个坐标(位于北非某个人迹罕至的沙漠区域),和一句意义不明的话:
【“牧羊人”的猎犬,嗅到了叛徒的味道。当心内鬼。】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