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丹楼玄机与本源之争
第一章:丹道初窥与“借炉”大计
基层办事处的空气里,始终漂浮着陈旧墨锭的沉郁与仙草清洁剂的清苦,两种气息交织成独特的味道。从前,墨尘和云逸只觉得这味道沉闷如牢笼,可此刻,刚从天河枢纽那令人窒息的高压监控中脱身的两人,却贪婪地吸了几口,只觉这熟悉的气味里竟藏着劫后余生的“清新”——像是溺水者抓住了岸边的浮木,沉重的枷锁骤然褪去,连骨骼都透着松快。
老处长的办公室依旧弥漫着淡淡的安神香,他那张总是挂着几分慵懒与世故的脸,此刻在两人眼中竟也添了几分亲切感。案桌上摊着天河汛期支援的功绩簿,老处长指尖划过墨尘那栏“甲等优”的评定,例行公事地开口,语气里带着程式化的温和:“墨尘、云逸,这次汛期支援你们表现突出,尤其是墨尘,能在危急关头稳住局面,值得嘉奖。”
顿了顿,他又说些“再接再厉”“天庭看重你们这些年轻仙官”的套话,仿佛之前那场惊心动魄、差点牵扯出深层秘辛的“钢锭失踪案”从未发生过。可墨尘和云逸都清楚,这份平静不过是表象——天蓬元帅那道冰冷的“橙色关注”标记,如同无形的烙印,依旧悬在两人头顶,从未消散。
回到办公区,墨尘敏锐地察觉到,某些同僚的目光变了。从前虽有竞争,却也带着几分基层仙官共有的松弛,如今却多了丝不易察觉的审视,像是在评估他们身上的“风险”;擦肩而过时,原本热络的招呼也变得简短,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微妙的、被隔离的气息。
云逸瘫坐在自己的工位上,椅子发出轻微的吱呀声。他的桌上堆着几本落灰的仙侠小说,封面上的剑仙图案早已褪色。他压低声音,语气里藏着一丝不确定的兴奋,像个怕惊醒美梦的孩子:“墨哥,咱们……这算是安全了吧?天河那阵子,我总觉得背后有双眼睛盯着,连睡觉都不敢沉眠。”
墨尘闻言,嘴角勾起一抹极淡的弧度,那笑意里却带着几分冷意,像冬日湖面的薄冰:“安全?不过是从一个小笼子,暂时挪到了一个更大的笼子边缘。天蓬元帅的眼睛,可没那么容易移开。”
说着,他摊开手掌,一枚非金非玉的令牌静静躺在掌心,令牌边缘刻着细密的云纹,中央印着“基础丹师理论预考合格”的篆字。这是他们离开天河前,墨尘顶着天蓬监控的压力,反复研究《天庭仙官技能考核条例》,在规则缝隙里硬生生争取到的战利品——也是他们通往炼丹制药综合楼(仙官们私下都称其为“丹楼”)的第一块敲门砖。
“我们的目标,是丹楼。”墨尘的声音低沉而坚定,目光落在办公区窗外那座隐在云雾中的巍峨楼阁上——那便是丹楼的方向,“只有到那里,才能找到资源枯竭的真相,也才能真正握住活下去的机会。”
云逸咽了口唾沫,眼神瞬间复杂起来。丹楼的名声,在天庭基层仙官中早已如雷贯耳——传说那里仙丹遍地,随便一枚低阶辟谷丹,都够基层仙官省下半月光禄;可同时,丹楼的等级森严也是出了名的,光是入门的规矩,就比天河枢纽的调度章程还多。一想到要在那样的地方摸爬滚打,他就觉得头皮发麻。
但转念间,天河枢纽里那触目惊心的资源匮乏景象、自己差点被当作“弃子”放弃的恐惧,又像烙铁般烫在心头。一股狠劲骤然从心底涌上来,他攥紧拳头,眼神也变得坚定:“干!墨哥你说咋办就咋办!不就是炼丹嘛!学!再难也比当弃子强!”
### 知识的海洋与规则的缝隙
目标已然明确,可前路却布满荆棘。成为丹师本就不易,想要获得进入丹楼核心区域的资格,更是难如登天。而他们要迈过的第一道坎,就是“基础丹师资格认证考核”——偏偏这两人,一个平日里只会琢磨怎么“薅”天庭的资源、填那些永远也填不完的文书,一个最大的爱好是刷仙网看八卦、啃着仙果打发时间,对炼丹之道,简直是一窍不通。
下班后,两人留在办公区,墨尘将一枚空白玉简铺在案桌上,指尖凝聚起微弱的神念,如同握着一把锋利的刻刀,开始逐条刻录学习计划。玉简上的字迹渐渐清晰,透着严谨的逻辑:“炼丹之道,根基在理论。《基础药材辨识与药性通解》要记清三百种基础药材的形态、药性;《丹火控制原理》得弄懂符文与地火的联动;《基础丹方解析与配伍禁忌》是核心,一步错就可能炼出毒丹;还有《丹炉结构与养护》,连炉底的通风口怎么清理都得知道。这四门,是理论考核的重中之重。”
说完,他抬手调出天庭内部的“公共知识库”光幕,淡蓝色的光笼罩着半张桌子,光幕上的信息流如同浩瀚星海,密密麻麻的文字、药材图谱、符文解析不断滚动。“公共知识库对所有在职仙官开放,里面有最基础的丹道典籍,这是我们能薅到的第一波‘羊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