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差周大人很郁闷。
非常郁闷。
想象中,穷乡僻壤的刁民,见到天朝钦差,不应该纳头便拜、战战兢兢、送上金银土产求庇护吗?
怎么是现在这样?
他和他那三百“精锐”,被“礼貌”地请到了林湖镇外新划出的“迎宾区”——一片平整过的土地,旁边就是那条哐哧哐哧怪叫、冒着白烟的钢铁长龙(符文机车)的终点站。噪音大,灰尘也不小。
想摆钦差架子?那个叫凌骁的冷脸军官就站在不远处,手按刀柄,眼神跟刀子似的刮人。更远处,那些穿着统一粗布制服、拿着奇怪弩箭的民兵,操练得嗷嗷叫,步伐整齐得吓人,眼神里没有畏惧,只有…好奇?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优越感?
这他妈是民团?比老子带的京营看起来还能打!
然后就是那个年轻的过分、笑得有点欠揍的镇长苏毅。
这家伙不按套路出牌啊!
第二天,苏毅没来“接受问话”,反而派人送来一份厚厚的“工作报告”。
周钦差狐疑地打开。
里面用工整的字体(活字印刷的功劳)详细记录了林湖镇(含黑石城)近期“剿匪”(列了长长一串匪帮名字和头目首级数)、“安置流民”(数字触目惊心)、“开垦荒地”(亩数惊人)、“兴修水利”(图纸看不懂但感觉很厉害)的“政绩”。
最后还附了一张“拟上缴税款清单”,数字…大方得让周钦差眼皮直跳。这要真能收上去,绝对是滔天政绩!
可…这钱,朝廷现在收得着吗?陛下看得见吗?还不是…
周钦差捻着那份清单,心思活络了。或许…可以谈谈?
还没等他找苏毅“谈谈”,苏毅的第三波操作来了——邀请钦差大人“视察指导工作”。
周钦差本想端着架子拒绝,但身边那个一直沉默的老道士却突然开口:“大人,不妨一看。此地方…颇有奇异之处。”
于是,周钦差半推半就地开始了林湖镇一日游。
这一看,就看傻了。
第一站,“林湖医院”。
干净!太干净了!白墙(刷了石灰),透亮的玻璃窗(新投产的),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酒精味(消毒)。穿着白大褂的医护人员步履匆匆。病房里,伤兵(包括溪谷集之战负伤的)得到的是精细的缝合、干净的包扎、甚至还有传说中的“麻沸散”止痛!一个老郎中(李悠然)正拿着一个奇怪的听筒状东西贴在一个伤员胸口。
“这…这是医治?”周钦差震惊。他印象里的伤兵营,就是等死和哀嚎的地狱。
“小手段,不值一提。”苏毅谦虚,“主要是干净点,不容易生疮化脓。”
周钦差:“…” 你管这叫小手段?
第二站,“林湖学堂”。
朗朗读书声。不是之乎者也,而是“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和“一加一等于二”。更大的教室里,一群半大孩子正跟着一个先生学画奇怪的图纸(基础几何和机械制图)。另一个教室,居然在教蛮族语(其实是通用语拼音和基础算术)!
“教化蛮夷,开启民智,善莫大焉。”老道士抚须,眼中精光闪烁。
周钦差则盯着那些整齐的桌椅和孩子们身上的新衣服发呆。这地方,富得流油啊!
第三站,“综合工坊区”(外围)。
不允许进入,但隔着栅栏能看到里面巨大的烟囱(炼铁炉),听到蒸汽机的轰鸣和锻锤的巨响。感受到地面的轻微震动。看到流水线上,工人们熟练地组装着各种零件(标准化生产)。一车车闪着寒光的钢锭被运出来。
“些许粗鄙匠作,让大人见笑了。”苏毅继续凡尔赛。
周钦差喉咙发干。粗鄙?这特么是军工重地吧!那钢锭质量,京营的刀都没这么好!
第四站,农田水利。
整齐的田垄,长势喜人的新式作物(苏毅兑换的杂交一代)。远处,巨大的水车缓缓转动,通过水泥渠将河水引入田间。几个老农正拿着标尺测量着什么(科学种田)。
“民以食为天嘛。”苏毅笑眯眯。
周钦差已经麻木了。这地方,吃的都比京城好?
最后,是“民兵操演”。
没上最好的装备。就是竹枪、藤甲、训练用的木刀。但五百人的方阵,令行禁止,动作整齐划一,杀气腾腾!一声怒吼,声震四野!尤其是那种令行禁止的纪律性,看得周钦差和他带来的刘将军头皮发麻。
这要是换上真刀真枪…
刘将军悄悄对周钦差说:“大人…真打起来,我们这三百人…不够人家一顿打的。”
周钦差:“…” 用你说!
回到简陋的迎宾帐,周钦差瘫坐在椅子上,半天没说话。
他算是明白了。这苏毅,根本不是普通刁民!这是条过江猛龙!手里有兵有粮有技术,还把地盘治理得铁桶一般!人家给你看这些,是炫耀,更是警告!
“仙师…您看…”周钦差看向老道士。
老道士沉吟片刻,缓缓道:“此地…确有王气萌芽。更奇的是,灵气汇聚中正,隐有功德金光缭绕,非大奸大恶之徒所能为。那苏毅,修为已至先天后期,深不可测。其麾下,能人异士极多…那个老道,那个和尚(指玄云子和清虚子),修为都不在我之下。还有墨家、公输家气息…甚至…地底矮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