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脊峡谷的硝烟味还没从士兵们的铠甲缝里完全散尽,林湖镇的技术狂潮已经像加了矮人烈酒的蒸汽机,轰轰烈烈地进入了下一个档位。
苏毅回来了。
不是躺在担架上被抬回来,而是自己走着回来的,虽然脸色还有点白,但眼神亮得吓人。他一踏进镇子,就被各种汇报和请示淹没了。
“镇长!‘仁德-II型’改进版炮闩的应力测试数据出来了!”
“苏大哥!新一批‘空明护符’的合格率只有三成,姜老先生说空明石纯度不够!”
“头儿!黑石城那边矿工和矮人工程师因为开采优先级吵起来了!”
苏毅感觉自己像个同时接了十几个派单的骑手,脑子嗡嗡的。他举起手,做了个“停”的手势。
“一个个来!”他深吸一口气,内心吐槽,“这感觉,比打血肉巨像还累人。至少巨像不会同时问你炮闩应力、矿石纯度和人员纠纷!”
他首先扎进了墨家工坊。这里永远是噪音和热情的最高点。
**单兵武器的革命:“仁德-III型”步枪的诞生**
墨凡光着膀子,浑身油污,正对着一个看起来精致多了的金属物件傻笑。旁边,矮人工匠大师石须·铁腭抱着胳膊,一脸“俺们矮人出品必属精品”的傲娇表情。
“镇长!你看!”墨凡献宝似的举起那物件——一把结构明显复杂于燧发枪的武器。它有着流畅的木制枪托和闪着寒光的金属枪管,最关键的是,它有一个可以向下扳开的后膛机构。
“这就是咱们的‘仁德-III型’试验枪!”墨凡激动地说,“后膛装填!使用定装金属弹壳!发射的是墨非那边搞出来的‘稳定版’硝化棉发射药!”
苏毅接过枪,手感沉甸甸的,透着一股工业的力量感。他熟练地扳开后膛,墨凡赶紧递上一枚黄澄澄的铜制弹壳。子弹头是黑曜钢芯,弹壳底部可以看到简单的击发结构。
“试过了吗?”苏毅问。
“试了!五十步内,能打穿两指厚的木板!装填速度比燧发枪快了三倍不止!”墨凡眼睛放光,“就是……就是这弹壳制造太费劲,良品率低,成本高。而且连续射击后,枪管发热,后膛闭锁有点……”
“漏气是吧?”石须大师瓮声瓮气地接话,拍了拍胸甲,“交给俺!俺们矮人有秘法处理金属,保证耐热又密封!就是这子弹……太小家子气,不够劲!”
苏毅笑了。有问题是好事,说明在向前走。
“成本高不怕,先小批量生产,装备精锐侦察兵和神枪手。”苏毅拍板,“形成战斗力是关键。下一步,研究连发,研究更可靠的自动闭锁机构。路要一步一步走。”
他看着这把划时代的步枪,仿佛看到了未来排队枪毙战术被彻底扫进历史垃圾堆的场景。
**经济基石:“功德银行”与工分改革**
技术问题暂时搞定,苏毅又被陈到和李秋白“堵”在了会议室。
两位大管家面色严肃地摊开了一堆账本和表格。
“镇长,人口突破两万,物资流动越来越复杂,工分制度有点跟不上了。”陈到指着账本上一串串数字,“以物易物效率低,工分兑换实物有时会出现挤兑或囤积。我们需要一种更高效、更稳定的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李秋白补充:“而且,这次对抗血肉巨像,很多民众自发捐款捐物,这种‘贡献’如何量化、如何激励?光靠精神表扬不够实在。”
苏毅摸着下巴。这问题他早就想过,是时候推出金融系统了。
“成立‘林湖镇联合储备银行’。”苏毅说出构思已久的方案,“发行我们自己的货币——暂定名‘功德币’。”
“功德币?”陈到和李秋白面面相觑。
“对。”苏毅解释,“以我们的粮食储备、军工产能、矿产资源为信用背书。初期可以跟工分挂钩,逐步替代。民众可以用劳动、物资甚至是对集体的特殊贡献(比如战时捐物、提出有效技术改进)来获取功德币。功德币可以购买一切商品和服务,包括未来的教育、医疗甚至……修炼资源?”
他最后一句,让两人眼前一亮。将经济体系与个人发展深度绑定,这吸引力就太大了。
“银行由你们牵头组建,制定严格的发行和储备制度。”苏毅说道,“记住,信用是根本!我们的‘币’能不能值钱,看的是咱们林湖镇的实力和信誉,不是靠吹出来的。”
“明白!”陈到和李秋白顿时觉得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但也充满了干劲儿。这可是开创性的工作!
**新角色融入:冰华与云舒**
那对神秘的姐弟,被暂时安置在镇内的宿舍。姐姐自称“冰华”,弟弟叫“云舒”。名字听着就不像普通农家孩子。
卡维娅安排冰华进入了新兵训练营。果然,这姑娘底子极好,身手矫健,学东西快,而且有一股不服输的韧劲,很快就在同期新兵中脱颖而出。但她似乎对指挥更感兴趣,休息时总捧着凌骁编写的《基础战术纲要》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