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送暖的时节,红旗生产大队的田野里泛起了新绿,杨柳枝条抽出嫩黄的芽苞,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芬芳与草木的清新。曾经沉寂的村庄,如今处处透着生机与活力,家家户户的烟囱里升腾起袅袅炊烟,脸上都洋溢着久违的笑容。这一切的改变,都源于林晚秋和她的“自然臻味”食品坊。
清晨的阳光刚洒向村庄,沈老大和张兰的分店就已经热闹起来。货架上的果蔬小馒头、山药莲子糕、芝麻糖等食品摆放得整整齐齐,五颜六色的包装在阳光下格外醒目。村民们三三两两来到店里,脸上带着笑容,熟练地挑选着自己喜欢的食品。
“张大姐,给我来二斤坚果能量棒,我家那小子上学,每天带两根,说比窝窝头顶饿多了!”村西头的王大叔嗓门洪亮,一进门就笑着喊道。
张兰连忙迎上去,手脚麻利地称好重量,用油纸包好递给王大叔:“王大叔,您拿好!这能量棒都是用新收的坚果做的,营养足,孩子吃了好!”
王大叔接过能量棒,付了钱,笑着说道:“可不是嘛!自从你家开了这个分店,我们村里人的日子都滋润多了。以前孩子想吃点零嘴,得跑老远的镇上去买,现在在家门口就能买到这么好的东西,真是太方便了!”
旁边的李大妈也附和道:“是啊!我家小孙女以前总喊着没好吃的,现在天天都能吃到新鲜的果蔬小馒头,气色都比以前好多了。晚秋这孩子真是个有本事的,不仅自己发了财,还带着我们大家一起享福!”
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话语中充满了对林晚秋的感激之情。自从“自然臻味”分店开到村里,不仅让大家的生活变得更加方便,更重要的是,林晚秋还把制作食品的一些简单技巧教给了村民们,让不少家庭都有了额外的收入来源。
村东头的刘二嫂,以前家里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丈夫常年卧病在床,孩子还小,全靠她一个人拉扯。林晚秋知道她的情况后,不仅免费教她制作芝麻糖的技巧,还帮她联系销路。如今,刘二嫂制作的芝麻糖深受大家喜爱,每天都能卖出不少,家里的生活也渐渐有了起色。
这天,刘二嫂提着一篮刚做好的芝麻糖来到分店,脸上满是感激的笑容:“张兰妹子,这是我刚做的芝麻糖,你帮我看看怎么样?要是好的话,就放在你这里代卖一些。”
张兰接过芝麻糖,打开篮子一看,只见里面的芝麻糖色泽金黄,散发着浓郁的芝麻香味。她拿起一块尝了尝,酥脆香甜,口感非常好。她笑着说道:“二嫂,你这手艺越来越好了!没问题,我这就帮你摆上货架。”
刘二嫂感激地说道:“真是太谢谢你了!还有晚秋妹子,要不是她,我现在还不知道日子该怎么过呢。她不仅教我手艺,还帮我找销路,这份恩情我这辈子都忘不了!”
张兰深有感触地说道:“是啊,晚秋确实是个好心人。我们以前也多亏了她,才能有今天的好日子。以后我们一定要好好干,不辜负她的一片心意。”
除了刘二嫂,村里还有不少村民都在林晚秋的帮助下,找到了致富的门路。有的村民跟着沈老大学习制作果蔬小馒头,有的村民则在林晚秋的建议下,开始种植一些适合制作食品的农作物,比如草莓、山药、花生等。林晚秋不仅为他们提供技术指导,还承诺会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收购他们的农产品。
村南头的老陈头,以前一直靠种地为生,一年忙到头也攒不下几个钱。自从听了林晚秋的建议,开始种植草莓后,家里的收入翻了好几倍。如今,他种植的草莓不仅供应给沈老大的分店,还被林晚秋收购到市区的食品坊,制作成草莓味的果蔬小馒头和草莓酱,深受顾客喜爱。
这天,老陈头摘了一筐新鲜的草莓,送到分店。他看着沈老大,脸上满是喜悦的笑容:“沈老大,你看我这草莓长得多好!这都多亏了晚秋妹子,要是没有她,我还不知道草莓能卖这么多钱呢!”
沈老大接过草莓,看着筐里鲜红饱满的草莓,笑着说道:“老陈头,你这草莓确实不错!晚秋说了,你这草莓品质好,价格给你按最高的算。”
老陈头感激地说道:“太好了!真是太谢谢晚秋妹子了!以前我种玉米、小麦,一年也挣不了几个钱,现在种草莓,半年的收入比以前一年的都多。我打算明年再扩大种植面积,再多挣点钱,给儿子盖新房娶媳妇!”
看着村民们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林晚秋的心中也充满了欣慰。她知道,一个人的成功不算什么,只有带动大家一起致富,才能让这个村庄真正变得繁荣起来。
这天,林晚秋和沈廷舟带着念安和念溪回到老家。刚一进村,就感受到了村民们的热情。大家纷纷围了上来,脸上满是笑容,不停地和他们打招呼。
“晚秋妹子,你可回来了!”
“廷舟兄弟,你们这次回来要多住几天啊!”
“念安、念溪,快过来,阿姨给你们带了好吃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