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边缘,虚无与鸿蒙交织之地,连光线都似被无形之力撕扯得扭曲不堪。太一立身于这片荒芜死寂的区域,周身萦绕着淡淡的太阳金焰,那是他本命本源所化,即便在混沌气流的冲刷下,依旧炽烈如初,将周遭的虚无逼退数万里。
自巫妖大战落幕,他携河图洛书残卷遁走混沌,已有万载光阴。这万载里,他并非一味蛰伏,而是遍历混沌边角,一方面梳理妖族残余气运,一方面试图从混沌本源中探寻突破之法。昔日妖族天庭的辉煌与覆灭,帝俊的身死道消,亿万妖族的魂飞魄散,如同跗骨之蛆,时刻萦绕在他心头,化作一道难以磨灭的执念。这执念既是枷锁,困住他的道心,却也是动力,驱使他不断向前。
“帝俊,吾弟……妖族……”太一低声呢喃,指尖不自觉地摩挲着怀中的河图洛书残卷。这两件先天灵宝在巫妖大战中受损严重,河图的星轨纹路黯淡了大半,洛书的数理奥义也变得晦涩难明,唯有核心处一丝微弱的气运之力,证明着它们曾是妖族天庭的镇族之宝。
就在此时,混沌深处忽然传来一阵极其微弱的波动,那波动并非混沌气流的狂暴冲撞,反而带着一种玄之又玄的韵律,仿佛与天地初开时的道音隐隐呼应。太一心中一动,身形化作一道金色流光,循着波动之源疾驰而去。
越是深入,那波动便愈发清晰,同时一股温润而古老的气息扑面而来,与他体内的太阳本源产生了一丝若有若无的共鸣。太一收敛气息,放缓速度,小心翼翼地穿梭在混沌乱流之中。约莫半个时辰后,一片漂浮在混沌中的鸿蒙碎片映入眼帘。
这片碎片约莫数丈大小,通体呈淡紫色,表面流转着朦胧的光晕,正是那波动与气息的源头。更让太一震惊的是,碎片之上,隐约可见几道细微的纹路,那纹路的形态,竟与传说中鸿蒙紫气的道韵有着七分相似!
“鸿蒙紫气……残片?”太一瞳孔骤缩,心中掀起惊涛骇浪。他曾在紫霄宫听过鸿钧讲道,见过鸿蒙紫气的真容,虽时隔久远,但那股至高无上的道韵却刻骨铭心。眼前这片碎片,虽不及完整鸿蒙紫气的万分之一,却无疑是鸿蒙紫气破碎后遗留的残片。
要知道,鸿蒙紫气乃混沌初开时诞生的先天之气,蕴含着大道本源,是证得圣人之位的关键。当年鸿钧分宝,将七道鸿蒙紫气赐予座下弟子,后因种种变故,紫气或融合、或消散、或隐匿,如今竟能在混沌边缘见到残片,实在出人意料。
太一强压下心中的激动,缓缓靠近鸿蒙紫气残片。当他的指尖触碰到碎片的瞬间,一股精纯至极的道力顺着指尖涌入体内,瞬间便扩散至四肢百骸。与此同时,他体内的太阳本源仿佛受到了极大的刺激,猛地暴涨起来,太阳金焰冲天而起,在混沌中化作一轮迷你太阳,散发出万丈光芒。
“嗡——”
鸿蒙紫气残片与太阳本源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淡紫色的光晕与金色的火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道奇异的光幕。光幕之中,无数道则纹路不断闪现、重组,既有鸿蒙紫气蕴含的大道奥义,也有太阳本源的炽烈与光明,更有河图洛书残卷中逸散出的星轨数理、气运流转之妙。
太一闭上双眼,心神完全沉浸在这道共鸣之中。他能清晰地感受到,鸿蒙紫气残片的道力虽然精纯,却带着一种残缺感,仿佛失去了核心的支撑,无法形成完整的道统。而他的太阳本源,虽炽烈无双,却也因巫妖大战的创伤,以及对妖族覆灭的执念,存在着一丝难以察觉的破绽。
“残缺……”太一喃喃自语,脑海中不断闪过昔日的种种画面:帝俊为护妖族,燃尽本源而亡,留下无尽的遗憾;妖族天庭分崩离析,亿万妖族魂归幽冥,化作孤魂野鬼;他自己虽侥幸逃生,却只能在混沌中苟延残喘,道心受损,修为停滞不前。
这一切,都是残缺。
可正是这些残缺,让他在万载光阴里不断反思,不断磨砺;正是这些残缺,让他对“道”的理解愈发深刻。他忽然想起鸿钧合道时所说的“大道五十,天衍四九,遁去其一”,那遁去的“一”,不正是残缺吗?
天地本就不是完美无缺的,道亦如此。鸿钧强行合道,试图以一己之力掌控洪荒大道,追求所谓的“圆满”,可最终却落得个身合天道、道心不存的下场。而那些证得圣人之位的弟子,虽能永生不灭,却也受限于鸿钧所传之道,道统之中始终缺少了一丝灵动与包容。
“原来如此……”太一心中豁然开朗,一道明悟如同惊雷般在脑海中炸开,“圣人之道,并非完美无缺,而是接纳不完美!所谓圆满,并非毫无缺憾,而是以自身之道,填补天地之缺,承天之运,载道之行!”
这便是“以道补全”的真谛!
他一直执着于融合鸿蒙紫气,想要循着鸿钧与其他圣人的老路证道,却忽略了自身的道统与天地的缺憾。如今,鸿蒙紫气残片的出现,与他的太阳本源、妖族执念产生共鸣,正是让他领悟这一道韵的契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