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法基地”的空气中弥漫着消毒水、机油和一种紧绷的寂静。雷震的重伤和陈医生的背叛,像两道难以愈合的伤口,刻在每个人的心头。然而,外部的威胁不会因内部的伤痛而稍作停歇。来自北极和“归零派”的最后通牒,如同两柄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于顶。
没有时间沉湎于悲伤或愤怒。在林峻近乎冷酷的决断下,团队如同一台抹去冗余情绪的战斗机器,开始全速运转。
“‘北极星’系统的能量特征正在稳定增强,根据顾铭生提供的旧档案分析,其核心唤醒程序已进入最后阶段。”陆星宇盯着屏幕上滚动的数据流,声音沙哑,“‘怀旧派’的先遣队已经进入系统外围,一旦他们获得核心控制权,哪怕只是部分,就能凭借其压倒性的算力和遗留的全球控制协议,瞬间压制我们所有的努力。”
另一边,蜂鸟汇总着来自各处眼线的报告:“‘归零派’的主力正在向几个关键节点移动,他们携带了足以熔毁服务器集群的大功率电磁武器和化学燃烧剂。攻击将在二十四小时内同时发动,目标是彻底物理毁灭‘凤凰计划’的硬件基础。”
双线作战,敌众我寡,形势危如累卵。
“我们没有选择,必须提前启动‘凤凰计划’的最终阶段——全球节点同步上线。”林峻站在指挥台前,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个面容憔悴但眼神坚定的同伴,“这不是理想中的时机,我们的平台还不完美,社区准备也不充分。但战争,从来不会等你准备好。”
“凤凰计划”的最终预案,是一场豪赌。它放弃固守少数核心节点,转而将平台的核心代码、知识库和基本架构,通过“深潜者”协助建立的、仅存的高带宽隐秘信道,一次性分发到全球数百个预先联系好的、具备基本条件的社区和抵抗组织手中。这些节点将在约定时间同时启动,形成一个去中心化的、难以被一举摧毁的分布式网络。
“这将是一场信任的洪流。”苏雨晴通过远程连接说道,她的声音带着一种近乎宗教般的庄严,“我们把选择权、建设权、乃至犯错权,彻底交给每一个普通人。平台不提供答案,只提供工具和连接。成功,则星火燎原;失败…则万劫不复。”
命令下达,整个网络开始沸腾。指令通过层层加密的渠道传递出去,从远东的废墟城市到南美的雨林部落,从北欧的幸存者社区到非洲的高原据点…无数在混乱中坚守着文明火种的人们,开始为那一刻做准备。
基地内部,陈医生被允许在严密监视下,进入医疗站工作。他没有多余的话语,只是沉默而专注地救治着在之前袭击中受伤的人员,照顾着昏迷的雷震。他的每一个动作都带着一种赎罪般的虔诚。没有人对他表示原谅,但至少,没有人再阻止他履行一个医生的职责。
陆星宇和技术团队进行着最后的校验和压力测试。顾铭生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协助,他利用对旧体系协议的理解,帮助团队绕开了“怀旧派”可能设置的网络屏障,并设计了几套针对“北极星”系统的反制预案——虽然效果未知,但总比束手无策要好。
“深潜者”也前所未有地活跃起来。它不仅提供了数据传输的超级通道,更将其保存的、关于人类历史上无数次面对危机时展现出韧性与合作精神的案例数据包,优先分发给了各个节点。它不是要指导人们怎么做,而是要提醒人们——你们曾经做到过。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决战的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在最后时刻,林峻做了一件出乎所有人意料的事情。他通过尚未被完全干扰的公共广播频段,向全球发布了一段明码语音。没有加密,没有伪装,只有他沉稳而清晰的声音:
“致所有能听到这条信息的人:我们是‘凤凰计划’。我们不相信有一个高高在上的系统能替我们决定命运,也不相信毁灭一切技术就能带来纯净的天堂。”
“我们相信,未来应该掌握在每一个人的手中,建立在沟通、协作与包容之上。我们提供了一个工具,一个平台,但它没有答案。答案,在你们自己那里。”
“今天,我们将点燃火种。它可能微弱,可能被狂风吹熄,但我们选择点燃它。不是为了征服谁,而是为了照亮彼此的脸,看清我们同为人类的样子。”
“选择权,在你们手中。”
这段语音如同投入平静(实则暗流汹涌)湖面的石子,迅速在残存的信息网络中引起了轩然大波。有人嘲笑这是天真者的呓语,有人斥责这是新的阴谋,但也有人,在黑暗中,第一次听到了不同于毁灭与控制的另一种声音。
倒计时归零。
“启动!”
随着林峻一声令下,陆星宇按下了那个象征着希望与风险的虚拟按钮。
刹那间,无形的数据洪流奔涌向全球。巴黎的地下掩体中,一群工程师启动了老旧的服务器;南美部落的聚居地,太阳能板为崭新的终端提供了第一缕能量;远东的废墟里,年轻人围坐在闪烁的屏幕前…数百个节点,如同沉睡的种子同时破土,在全球地图上亮起了星星点点的光芒。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