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节律”的假说,如同一张无形的大网,将“定义之光”、“虚空之眼”、乃至那诡异的“规则毒性”都笼罩其中,赋予了它们一种令人窒息的、宿命般的关联性。这个推测并未广泛传播,仅限于最高决策层知晓,因为它所带来的无力感,足以摧毁绝大多数人刚刚建立起来的抗争决心。
但在绝望的土壤中,有时也能开出更加坚韧的花。
新生界域的研究非但没有停滞,反而进入了一种近乎疯狂的专注。既然对手可能是宇宙本身某种冰冷的运行机制,那么理解它、适应它、乃至最终找到其“规则”中的漏洞,就成了唯一可能的生路。“螺旋回廊”那海量的观测数据,成为了照亮这条黑暗之路的唯一火把。
“深空观测数据解析委员会”在艾莉的统领下,如同最精密的仪器,日夜不停地运转。无数顶尖的智慧沉浸在亿万年的星空记录中,寻找着那隐藏在庞杂数据背后的、关乎命运的密码。
我和洛璃在恢复大部分力量后,也几乎将全部精力投入其中。我的新约秩序之力在梳理那些充满矛盾和张力的古老数据时,展现出独特的优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抚平”因时间久远或规则冲突而产生的信息噪点,还原出更接近本质的记录。而洛璃的破晓之心,则像指南针一样,指引着解析的方向,避免研究陷入纯粹的逻辑迷宫,始终保持着对“可能性”与“生机”的追寻。
数月过去,一些关键性的发现,开始逐渐拼凑出一幅令人心惊胆战的图景:
发现一:节律的周期与“清理浪潮”。
通过对“定义之光”历史上数次大规模清理活动的数据建模,研究团队确认了其与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中某种极低频波动(暂命名为“Θ波”)的高度相关性。每一次“Θ波”的波峰期,都伴随着“定义之光”活动强度的显着提升和清理范围的急剧扩张,如同潮汐涨落。而上一次大型波峰,根据数据推算,正是在秩序方舟抵达新生界域附近前后!这意味着,新生界域刚刚经历了一次“节律”驱动的清理高峰,而下一个高峰……或许并不遥远。
发现二:“虚空之眼”的“收割”行为。
进一步分析“虚空之眼”的干涉记录,研究团队发现了一个细思极恐的模式:它的“调停”并非完全随机。在那些冲突最终以“一方吸收或同化另一方”结束的事件中,“虚空之眼”出现并进行概率干涉的比例,远高于冲突双方同归于尽或一方彻底逃亡的情况。它似乎……在引导冲突走向某种“整合”?它在“筛选”更具“潜力”或“适应性”的变量,促进某种……“进化”?这个发现,让“虚空之眼”那中立的形象蒙上了一层阴影。
发现三:“规则毒性”的起源猜想。
结合“回声星云”的数据和“螺旋回廊”遭遇污染的记录,一种关于“规则毒性”起源的假说被提出:它可能并非自然产生,而是在“定义之光”的清理过程中,那些被抹除的文明其强烈的负面意念(绝望、憎恨、不甘),在某种特定条件下(可能与“Θ波”的特定相位有关),未能完全消散,反而与破碎的规则碎片结合,异化成的、充满恶意的“信息怨灵”。它是清理行动的“副产品”,是宇宙“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毒素”。
这三个发现,相互印证,勾勒出一个更加清晰,也更加残酷的宇宙图景——一个遵循着某种冰冷节律、不断进行着“清理”与“筛选”、并会产生“代谢毒素”的、活着的……或者说,至少是某种机制驱动的系统。
“我们……我们就像是被圈养的……”一位年轻的研究员在得知这些结论后,脸色苍白地喃喃道,后面的话没有说出口,但所有人都明白——圈养的牲畜,在特定的周期面临筛选和清理。
核心密室内,气氛压抑得如同实质。
“不能放弃。”洛璃的声音响起,带着破晓之心特有的、穿透黑暗的坚定,“即使是在圈养场,也有挣扎求存的个体。即使面对的是宇宙的节律,我们也要找到打破这节律的方法,或者……找到节律之外的漏洞。”
“没错。”我接口道,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个人的脸,“数据告诉我们危险,但也告诉了我们规律。知道了‘Θ波’的周期,我们就能预测‘定义之光’的主要活动期,提前进行规避或准备。知道了‘虚空之眼’的筛选倾向,我们就能在未来的冲突中,更好地利用这一点。知道了‘规则毒性’的成因,我们或许就能找到预防甚至净化它的方法!”
我的话语重新点燃了众人眼中的火焰。是的,知识就是力量,哪怕是关于自身处境最残酷的知识。
“艾莉,根据‘Θ波’模型,推算出下一个大型波峰的可能时间窗口。”
“继续深化对‘虚空之眼’行为模式的解析,尝试建立预测模型。”
“‘鳞甲’与‘匿影’计划,加速!我们必须在下一次‘节律’到来前,拥有足以自保甚至反击的力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