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诺听着张建国那发自灵魂的“哪买的”三连问,差点一口气没上来笑岔气,又牵扯到身上的伤,疼得龇牙咧嘴。
这哥们儿神经也忒大条了!刚经历完空袭生死时速,转头就惦记上吃了?
不过…这歪打正着的提问,反而冲淡了刚才的紧张和后怕。
“哪买的?淘宝拼多多京东…说了你也不知道啊…”李诺低声吐槽,无奈地摇摇头。
他当然没法回答。只能继续保持沉默。
车外,张建国等了一会儿,没得到回应,也意识到自己这问题问得有点不是时候,讪讪地挠了挠头,但还是小心翼翼地把那块掉在地上、沾了点灰的压缩干粮吹了吹,再次放回篮子里,吊了下来。
“那啥…李诺同志,吃的给你放下来了啊,别浪费…”
李诺看着篮子里失而复得的“砖头”,心情复杂。最后还是伸手拿了回来——饿啊,没资格嫌弃。
他这边刚啃上干粮,车外的气氛却悄然发生着变化。
空袭的危机解除,战士们在欢呼之后,很快在王团长的呵斥下重新投入到工事加固和警戒中,但很多人看向列车的眼神,已经彻底不同了。
之前是好奇、警惕、加上一点因药品而产生的感激。
现在,则多了深深的敬畏,甚至是一丝…迷信?
那驱散土匪的神秘手段(声波),那拦截导弹的不可思议(“摇篮”计划),那让重炮哑火的神秘干扰(李诺自认为的侥幸),还有刚才那如同神罚般、瞬间亮瞎敌机飞行员狗眼的恐怖强光…
这一桩桩、一件件,早已超出了他们的理解范围。
这不是铁怪物,这简直就是个不断显灵的铁神仙啊!
不少战士经过列车时,都会下意识地放轻脚步,甚至有人偷偷双手合十拜一拜,仿佛这样就能得到保佑。
王团长看着手下兵们的反应,眉头拧成了疙瘩。他是带兵的人,知道士气可用,但迷信思想要不得。他更愿意相信这车里是某种他无法理解的高级技术,而不是什么神仙鬼怪。
但他也无法解释发生的一切。只能反复强调:“都给老子精神点!依靠工事!依靠手里的枪!别整天想些有的没的!李诺同志是咱们自己人,用的是…是科学!对,科学!”
只是这“科学”俩字从他嘴里说出来,显得有点底气不足。
陈雪则是所有人里最兴奋和最忙碌的一个。
空袭一结束,她就几乎把脸贴到了车头上,不顾那还残留的温热和淡淡的焦糊味,拿着个小本子和一支铅笔,疯狂地记录、素描着。
尤其是那两只明显过载烧毁、玻璃炸裂、内部结构都隐约可见的大灯。
“瞬间能量爆发…光辐射强度远超常规…灯丝材质无法承受…但核心发光元件似乎并非传统灯丝?这是什么结构?从未见过…”
她一边记录,一边喃喃自语,眼神灼热得吓人。
她又跑到车头下方那块能“吃”煤的深灰色区域,用手指仔细触摸着那些细微的纹路,试图理解其原理。
“不是简单的燃烧…没有进料口,没有排渣口…煤块是直接‘消失’…转化为能量?这…这怎么可能?!”
她的世界观遭受着剧烈的冲击,但更多的是一种发现新大陆般的狂喜。作为一个技术人员,没有什么比接触到完全未知的、超越时代的技术更让她兴奋的了。
她甚至尝试着用铅笔去拓印那些纹路,或者捡起一点煤块消失后留下的灰白色粉末,用手帕小心包好,准备以后研究。
张建国看着陈雪那近乎痴迷的样子,有些担忧地凑到王团长身边:“团长,陈工程师这样…没事吧?李诺同志会不会不高兴?”
王团长瞥了一眼几乎要钻进车底下的陈雪,摇了摇头:“让她看吧。她是专家,说不定真能看出点门道。至于李诺同志…他要是不愿意,早就想法子阻止了。他现在没动静,估计也是默许了。”
他顿了顿,压低声音道:“而且,上面回消息了。”
张建国精神一振:“咋说?”
“师部对咱们汇报的情况非常重视,尤其是…那几片药和刚才送上去的干粮。”王团长神色严肃,“师部命令,不惜一切代价保证李诺同志和列车的绝对安全!同时,要尽可能满足他的合理需求,尤其是他提到的‘能源’问题!”
“另外…”王团长声音压得更低,“师部已经派了师直属技术侦察连的精干人员过来,带队的是师里最有文化的参谋长,还调了几个从大城市来的工程师专家…估计明天就能到。在这之前,让我们一定要稳住局面,既不能怠慢了李诺同志,也要保持…必要的观察和警惕。”
张建国愣了一下:“警惕?团长,李诺同志都这样帮咱们了…”
“不是针对他个人。”王团长叹了口气,目光复杂地看着列车,“是因为他代表的东西…太惊人,也太…难以掌控了。上面的意思是,在完全确定他的来历和意图之前,友谊要讲,原则也要讲。这是对革命负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