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周深夜谈话带来的振奋和使命感,让李诺几乎彻夜未眠。他梳理思路,整理资料,天刚蒙蒙亮,就通过通讯器联系了老周、王团长、高参谋以及陈雪,请他们到列车上来,说有要事相商。
几人很快到齐,围坐在列车生活区的小桌旁。经历了昨日的激战和深夜长谈,大家脸上都带着疲惫,但眼神却格外专注。他们都猜到,李诺这次召集,很可能与昨天讨论的“暴露能力”和未来发展有关。
李诺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位,这些都是他现在最信任的战友和领导。他知道,想要真正深化合作,共同面对未来的风浪,他必须给出一个至少能自圆其说的“解释”,部分摊牌势在必行。
“周老师,王团长,高参谋,陈工,”李诺开口,声音因为紧张和熬夜有些沙哑,“昨天大家分析了我们暴露的能力,以及可能引来的麻烦。我知道,大家心里对我,对这列车的来历和能力,肯定有很多疑问。以前时机不成熟,我也有所顾虑,但现在……我觉得是时候跟大家交个底了,至少是部分底细。”
他的话让在场几人都坐直了身体,眼神更加锐利。王团长更是忍不住往前凑了凑:“老李,你终于肯说了?快讲讲!你这宝贝车子到底啥来路?”
李诺斟酌着词语,缓缓说道:“这列火车,确实不是普通的火车。它是我……嗯,是我家族传承下来的一件……特殊的遗物。”
他开始了精心编织的“故事”:
“我的祖上,据说是清末最早一批被派往海外学习技术的留学生中的一员,而且机缘巧合,进入了一个当时极其隐秘、由多位世界顶尖科学家组成的私人研究机构。这个机构研究的,就是如何利用一些……超越当时认知的科学原理,制造出更高效、更强大的工具,甚至梦想着能创造一个自给自足的‘移动家园’或者说‘方舟’,以应对可能出现的世界性危机。”
他指了指车厢:“这列车,就是那个机构巅峰时期的产物之一,代号‘希望’。它内部集成了一套近乎完美的封闭生态循环系统,一个效率极高的未知能源核心,一个存储了海量知识的数据图书馆,以及一个小型的、可以加工多种材料的精密工厂。”
说到这里,他适时地露出苦笑:“但是,这些技术太过超前,很多原理甚至连我的祖辈都无法完全理解,更像是直接‘使用’而非‘创造’。而且,维持这一切运行,需要消耗一种特殊的‘能量’,这种能量无法从外界普通电力获取,只能依靠列车自身的能源核心缓慢积累,或者……通过一种复杂的转化技术,从高纯度的燃料中提取,效率还很低下。”
他看向老周和王团长,语气诚恳:“我之前预测天气、计算粮仓、改良农具,靠的就是数据图书馆里的知识和列车计算系统的辅助。至于防御手段,比如高压电、黏着泡沫、强光、甚至……最后用来对付狙击手的那些拦截弹,都是列车自带的防御系统的一部分。启动它们,都需要消耗宝贵的‘能量’。”
他重点强调了“能量有限”和“原理不明”这两点,为自己的能力设下限制,也解释了为什么不能无限使用那些黑科技。
“我之前不敢多说,一是因为这事实在太过惊世骇俗,怕引来不必要的麻烦;二是因为我自己对列车的很多功能也还在摸索阶段,很多限制和代价并不清楚。”李诺最后总结道,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无奈和坦诚,“直到这次被逼到绝境,为了自保,不得已动用了太多底牌,结果……大家也看到了,麻烦果然来了。”
车厢内一片寂静。
王团长张大了嘴巴,半天合不拢,显然被这“海外神秘机构遗产”的设定震得不轻。高参谋则是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眼神闪烁,显然在快速消化和评估李诺这番话里的巨大信息量。陈雪更是双眼放光,作为一名技术工作者,她对李诺描述的那个“研究机构”和列车本身的技术充满了无限的好奇和向往。
老周始终最沉稳,他沉吟了许久,才缓缓开口:“所以,这列车是一个拥有超前技术,但能源受限、部分功能原理不明的‘特殊遗产’。你是其现任的……保管者和使用者?”
“可以这么理解。”李诺点点头,“我不是什么神仙,也不是无所不能。我只是一个比较幸运,又比较倒霉的继承者。幸运的是拥有了它,倒霉的是……怀璧其罪。”
他这番半真半假、九真一假(关键的系统来源隐瞒了)的“摊牌”,既解释了列车能力的来源和限制,又为自己之前的种种行为找到了合理的借口,更重要的是,将他自身的定位从一个“神秘的个体”转变为了一个“特殊遗产的守护者和合作者”,更容易被接受和信任。
“乖乖……海外神秘机构的遗产……移动方舟……”王团长终于缓过神来,咂摸着嘴,“这来头可真够大的!怪不得这么厉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