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芳回到狄府时,已是华灯初上。听闻“鬼市”线索,他眼中立刻燃起锐利的光芒。
“大人,我这就去准备,今夜便去那鬼市探个究竟!”
“不,元芳,此次情况特殊,你需坐镇府中,并协调大理寺狱的防卫。”狄仁杰却摆了摆手,神色凝重,“王锴今日刚来试探过,难保他们不会趁机有所动作。周炳坤与张诚的安危,是当前第一要务,不容有失。鬼市之事,我另有安排。”
李元芳虽想亲往,但也知狄仁杰所言在理,抱拳道:“是,卑职遵命!”
狄仁杰随即唤来狄春、张环与如燕。
老管家狄春虽不擅拳脚,但在神都经营多年,三教九流皆有接触,对城南鬼市的规矩、门道乃至一些潜藏的人物,都有所了解。护卫队长张环,勇武忠诚,心思亦算缜密。而侄女如燕,聪慧机敏,身手不凡,更难得的是胆大心细,常有出人意料之举。
三人听闻狄仁杰吩咐,皆肃然领命。
“狄春,你将鬼市的情况,尤其是入口、规矩、可能存在的危险,以及你认为可靠的打探消息的门路,详细告知张环与如燕。”狄仁杰吩咐道。
“是,老爷。”狄春躬身应道,随即转向张环与如燕,压低声音,“这鬼市,位于南市最边缘的几条废弃坊曲之中,子时开市,鸡鸣即散。里面鱼龙混杂,销赃的、买凶的、打探消息的、甚至交易些邪门物事的,应有尽有。进去的人,大多遮掩面容,靠暗语和特定信物交易。有几条规矩需切记:一、莫问来路;二、莫管闲事;三、银货两讫,概不追究;四、也是最重要的一条,绝不可亮明官身,否则必遭群起而攻之,难以生还。”
张环与如燕认真记下。
“至于‘老地方’……”狄春沉吟道,“鬼市中有几家固定的铺子,是某些势力长期盘踞的据点。最大的一家叫‘幽冥当’,当铺只是个幌子,实则什么都做,消息也最灵通。还有一家‘百晓茶肆’,看似喝茶听曲,实则是各路消息汇总之地。另外,有几个固定的摊位,背后也都有靠山。周炳坤所指的‘老地方’,最有可能就是这几处之一。”
狄仁杰颔首,补充道:“你二人此去,目标明确,查找与周炳坤、‘尊者’、铜符或‘晋丰号’相关的任何线索、人物。尤其是注意有无类似铜符的信物出现,或有无人提及‘阳’字、‘尊者’名号。切记,以探查为主,非万不得已,不可动手,安全第一。”
“是!大人/叔父!”张环与如燕齐声应道。
子时将近,神都大部分区域已陷入沉睡,而城南一带却开始弥漫起一种诡异的活力。张环与如燕换上了一身不起眼的深色粗布衣裳,用布巾半掩住口鼻,借着夜色掩护,来到了狄春所指的鬼市入口——一条狭窄、堆满垃圾、散发着霉味的巷弄深处。
穿过几个七拐八绕的岔路口,眼前豁然开朗,却并非灯火通明,而是点点幽暗的灯笼、火把、乃至磷火般的冷光,勾勒出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人影幢幢,大多如他们一般遮掩着形貌,低声交谈,交易在袖中进行。空气中弥漫着草药、劣质香料、金属锈蚀和一丝若有若无的血腥气。
叫卖声也压得极低,如同鬼语啾啾。卖的东西更是千奇百怪:生锈的兵刃、不知真假的古玉、颜色诡异的药材、甚至还有笼子里关着的说不出名目的活物。
张环与如燕对视一眼,按照狄春的指引,首先朝着那家最大的“幽冥当”摸去。
“幽冥当”门面比周围摊铺稍大,挂着一盏惨白的灯笼,门上画着扭曲的符箓。进出之人皆沉默寡言,步履匆匆。两人没有贸然进入,而是先在周围观察。
如燕眼尖,注意到当铺侧后方有一个不起眼的小窗,偶尔有人靠近,递入东西或低语几句便离开,似乎是一个快速交接的通道。她示意张环,两人悄悄靠近,隐在阴影中倾听。
断断续续的对话传来:
“……货已齐,三日后……”
“……尊者法旨,近期收敛……”
“……风声紧,那狄仁杰已回京……”
“……‘阳’字符示下,暂停……”
“阳”字!如燕心中一凛,与张环交换了一个眼神。果然与此地有关!
就在这时,一个身形魁梧、头戴斗笠的汉子走到窗前,递入一枚小小的物事,低声道:“验货。”
窗内伸出一只干枯的手接过,借着微弱的光,张环和如燕清晰地看到,那赫然是一枚与他们手中那枚形制极为相似的铜符!只是上面的纹路似乎略有不同。
窗内人验看片刻,将铜符递还,沙哑道:“无误。东西在老地方,自去取。”
那魁梧汉子收起铜符,转身快步离去。
机会!张环与如燕立刻决定跟踪此人。此人持有类似铜符,且去取“东西”,很可能就是周炳坤信中所指的“老地方”!
两人远远吊着那魁梧汉子,在迷宫般的鬼市中穿梭。那汉子十分警惕,不时突然驻足回望,或绕行岔路。幸亏张环经验丰富,如燕身法灵巧,才未被发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