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狐岭下,林木幽深。狄仁杰三人借着地形掩护,避开搜捕的兵丁,绕行一大圈,直到确认身后再无追兵,方才寻了一处隐蔽的山涧稍作喘息。
李元芳与如燕身上皆带了轻伤,所幸并无大碍。李元芳撕下衣襟,草草包扎了手臂上一道深可见骨的刀伤,眉头都未曾皱一下。如燕则气息微促,秀发略显凌乱,但眼神依旧清亮锐利。
“元芳,伤势如何?”狄仁杰关切问道。
“皮肉之伤,不碍事。”李元芳浑不在意,目光扫过狄仁杰,见他虽鬓发被林中枝杈挂得有些散乱,袍袖也沾染了尘土,但神色沉静,目光湛然,心下稍安,“大人无恙便好。”
狄仁杰微微颔首,目光落在如燕一直紧紧攥在手中的那个蓝布包裹上。方才在山魈庙偏殿暗道入口处,混乱中如燕眼疾手快,从那名被李元芳制住的老庙祝(实为看守)身上扯下了这个包裹。
“如燕,这是何物?”
“叔父,方才情急,我从那看守身上拽下的,未来得及细看。”如燕将包裹递上。
狄仁杰接过包裹,入手沉甸甸的。他解开布结,里面并非金银,而是几本厚厚的账册,以及一些零散的书信!
他立刻翻开最上面一本账册,借着从林叶缝隙透下的天光,快速浏览。只见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一些古怪的符号和数字,初看如同天书,但狄仁杰仔细辨认,发现那些符号与黑水寨石碑、羊皮纸上的古怪文字同出一源,而数字则似乎是某种物资的数量和日期。
他又翻开另外几本,内容大同小异,皆是这种秘密账目。直到他拿起最后一本略显陈旧的账册时,目光骤然一凝!
这本账册的记载方式与前面几本截然不同!它并非使用那种神秘符号,而是用汉字记录,只是用语极其隐晦!
“甲辰年三月初七,收‘山货’叁佰斤,付‘茶资’伍仟贯。”
“甲辰年五月廿一,支‘工料’贰仟贯,付‘船资’捌佰贯。”
“乙巳年元月十五,收‘贡品’贰拾件,付‘香火’万贯。”
……
每一笔收支都冠以看似寻常的名目,但数额巨大,且时间跨度长达数年!更关键的是,在几笔巨额支出的后面,赫然标注着一个小小的、不易察觉的印记——那是一个抽象的飞鸟图案!
狄仁杰对这个图案再熟悉不过!这是专属于桂州都督府仓曹的暗记!用于一些不宜公开的机密账目核对!
他强压心中的激动,又迅速翻阅那些零散书信。这些书信大多没有落款,内容也多是用隐语写成,提及“货物交接”、“工期进度”、“上峰催促”等事。然而,在其中一封信的末尾,他发现了一个熟悉的笔迹签名——冯!虽然只有一个姓氏,但那运笔的力道与习惯,与狄仁杰在桂州官署看到的冯谦批阅公文的笔迹,至少有七分相似!
铁证!这是冯谦与“蛇神教”勾结,贪墨军饷、私运违禁物资、甚至可能参与那邪恶“祭祀”的铁证!
那所谓的“山货”、“贡品”,恐怕就是指“血线蕈”炼制的毒药或是其他违禁之物!而“茶资”、“工料”、“香火”,便是他们掩人耳目的巨额贿赂与活动经费!
“大人,这些是……”李元芳见狄仁杰神色变化,低声问道。
“冯谦通敌叛国、勾结邪教、贪墨军资的铁证!”狄仁杰合上账册,声音低沉却带着雷霆万钧之力,“还有这些书信,虽未明言,但其指向已昭然若揭!那‘苍梧之眼’计划,定然便是在他的庇护甚至主导下进行!”
他深吸一口气,将账册与书信重新包好,郑重交给李元芳:“元芳,此物关乎社稷安危,重于泰山!你务必贴身保管,万不可有失!”
“是!属下必以性命护之!”李元芳肃然应道,将包裹仔细收入怀中。
“叔父,我们如今行踪已露,冯谦定然不会善罢甘休。接下来该如何行事?”如燕担忧道。他们此刻仍在桂州地界,冯谦手握重兵,若狗急跳墙,后果不堪设想。
狄仁杰目光扫过幽深的山林,望向桂州城方向,眼神锐利如刀:“冯谦此刻,想必已如热锅上的蚂蚁。他已知晓我们探得山魈庙秘密,更丢失了关键账册。他只有两条路可走……”
“要么,立刻发动‘苍梧之眼’,铤而走险;要么,便是倾尽全力,在我们将证据送出桂州之前,将我们……永远留在此地!”
他顿了顿,冷笑道:“然而,他不敢立刻发动。‘苍梧之眼’计划庞大,牵涉甚广,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仓促行事必败。那么,他唯一的选择,便是后者。”
“他想杀人灭口?”李元芳眼中寒光一闪。
“不错。”狄仁杰颔首,“而且,他会动用一切力量,封锁通往外界的所有道路,尤其是通往朝廷和周边州郡的官道、水路。同时,会在城中大肆搜捕我们。”
他沉吟片刻,决断道:“我们不能回城,也不能走官道。必须另寻路径,尽快离开桂州,将证据送往朝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