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过去了,对周府及扬州水陆要道的封锁并未带来预期中的突破。张环带人查抄了周家在神都周边的三处庄园、五间商铺,除了搜出几本寻常的天文历法书籍外,一无所获。而扬州方面传来的消息更是令人沮丧——大火将铸钱监烧得面目全非,连熔炉都坍塌变形,根本无从查证特制铜钱的秘密。
狄府书房内,炭火盆中的银骨炭烧得正旺,却驱不散众人心头的寒意。
“大人,莫非我们打草惊蛇了?”李元芳眉头紧锁,“周兴这两日告病在家,闭门谢客,连工部的公务都推给了侍郎。”
狄仁杰站在窗前,望着庭院中尚未融尽的积雪,缓缓道:“他不是在躲避,而是在等待。”
“等待什么?”
“等待一个时机。”狄仁杰转身,目光扫过众人,“北斗会既然以星象为号,行事必然遵循天时。元月初一的七星连珠,就是他们选定的日子。”
如燕忍不住道:“可是叔父,我们现在连他们要做什么都不知道。那些特制铜钱究竟有何特别?为何要大费周章地铸造又将其沉入河中?”
狄仁杰走回书案前,拿起一枚普通的开元通宝在手中把玩:“你们可知道,铸钱最重什么?”
张环回道:“分量、成色、纹样,缺一不可。”
“正是。”狄仁杰将铜钱在指尖翻转,“朝廷对铸钱有严格规制,每文钱重二铢四絫,铜六铅四。若有偏差,便是重罪。”
他忽然将铜钱掷于案上:“但若有人能在不改变重量和外观的情况下,让铜钱变得与众不同呢?”
李元芳若有所悟:“大人的意思是,那些特制铜钱表面与寻常铜钱无异,实则暗藏玄机?”
狄仁杰颔首:“还记得周兴奏折中提到的‘新钱以一代十’吗?我怀疑,那些特制铜钱就是新钱的样板。”
他取出一份工部档案:“这是我让李朗从工部调来的铸钱记录。你们看,近三个月来,扬州铸钱监共铸开元通宝三百万贯,这个数字比往年同期多出五成。”
如燕仔细查看记录:“多出的部分,正好是沉船丢失的五十万贯特制铜钱,再加上正常流通的数量。”
“问题就在这里。”狄仁杰指着记录上一处细微的修改痕迹,“这批特制铜钱的铜铅比例被改动过,虽然改动很小,但足以影响钱币的性质。”
杨方插话道:“大人,若是改变铜铅比例,钱币的重量或色泽必然会发生变化啊。”
“所以我才说他们手段高明。”狄仁杰从袖中取出一枚铜钱,“这是今早在市集上偶然所得,你们看看可有什么不同?”
众人传看这枚铜钱,只见它大小、重量、色泽都与寻常开元通宝无异,唯有对着火光细看时,钱币边缘隐隐泛着一丝极难察觉的幽蓝。
“这是...”杨方接过铜钱,放在鼻尖轻嗅,脸色骤变,“里面有水银!”
狄仁杰点头:“不错。水银与其他金属混合后,可以在不改变重量的情况下改变钱币的质地。更重要的是...”
他顿了顿,环视众人惊疑的面容:“水银可以承载信息。”
书房内顿时一片寂静,只有炭火偶尔爆开的噼啪声。
李元芳率先打破沉默:“大人的意思是,这些特制铜钱中藏有密文?”
“不止密文这么简单。”狄仁杰目光深邃,“你们可知道,前朝曾经有一种‘飞钱’之术?将特制的钱币投入火中,便会显现出隐藏的文字。”
如燕恍然大悟:“所以北斗会要大费周章地铸造这些特制铜钱,是为了传递某种信息?”
“而且是要在大范围内传递。”狄仁杰补充道,“五十万贯铜钱,若是流通开来,足以传递到全国各地。”
张环倒吸一口凉气:“他们是要用这些铜钱作为举事的信号!”
“可是铜钱已经沉入河底...”李元芳话说到一半,突然顿住,“不对!如果这些铜钱如此重要,他们绝不会任由其沉在河底!”
狄仁杰赞许地点头:“元芳说得对。我怀疑,沉船根本就是个障眼法。真正的特制铜钱,早已通过其他途径运走了。”
他走到洛水河道图前,手指沿着沉船位置向上游移动:“你们看,沉船处在回水湾,水流平缓。若是趁夜打捞,完全可以在不被察觉的情况下将铜钱转移。”
“但漕船沉没后,林刺史立即派人封锁了河道啊。”如燕质疑道。
“封锁的是下游。”狄仁杰的手指停在沉船位置上游的一处支流,“这里有一条通往终南山的隐秘水道,若是从这里转移...”
李元芳立即道:“卑职这就带人去查!”
“且慢。”狄仁杰叫住他,“若是如此明显的破绽,北斗会不会毫无防备。你们今夜先去另一个地方。”
“何处?”
“周府祠堂。”
夜色深沉,周府祠堂内烛火摇曳。狄仁杰与李元芳悄无声息地潜入,只见祠堂正中供奉着周家祖先的牌位,最上方赫然是前朝太史令袁天罡的灵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