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中央控制大厅,引导者的虚影已然再次凝聚,似乎早已知晓陈牧的到来。
他那双充满智慧的眼眸中,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赞许。
“任务完成得很出色,陈牧访问者。”引导者的声音平和,“你展现出的实力、应变以及对那种……奇特融合力量的运用,超出了我的初步评估。你有资格了解更多。”
陈牧拱手:“还请引导者前辈解惑。”
引导者虚影微微颔首,抬手一挥。
中央控制核心的光丝快速流转,在两人面前投射出一幅巨大而清晰的星空图谱。
这图谱并非当前宇宙的星图,其结构更加古老、宏大,许多星系和星域的标注都使用着星辉帝国的文字。
“此为帝国全盛时期所绘制的,本宇宙群的概略星图。”
引导者的声音带着追忆,“星辉帝国,并非起源于你所在的这片仙域,而是来自更加遥远的星空。
帝国以探索星辰、追寻宇宙终极真理为使命,鼎盛时期,疆域横跨万千星河,其科技与对法则的运用,达到了一个极高的层次,或许并不逊色于你认知中的顶级仙道文明。”
图谱上,代表星辉帝国疆域的区域光辉璀璨。
但在这片光辉的边缘和更深处,则被标注了大片大片的、令人不安的灰黑色区域,上面用醒目的符号标记着“归墟之暗”、“寂灭禁区”、“未知象限”等。
“然而,宇宙并非只有秩序与生命。”引导者的语气变得沉重,“在我们称之为无尽归墟的深层维度中,孕育着一种代表终极寂灭与虚无的力量,即归墟之暗。
它并非有意识的邪恶存在,而更像是一种宇宙规律的反面,是熵增的终极体现,其本能就是吞噬、同化一切存在,将有序归于无序,将万物带回奇点之前的无。”
图谱上,那些灰黑色区域开始如同活物般蠕动、扩张,逐渐侵蚀、吞噬着星辉帝国的疆域。
“帝国很早就察觉到了归墟之暗的存在和威胁。
我们倾尽举国之力进行研究,试图理解它、遏制它。
我们发现了寂灭心核的存在,它是归墟之暗在现实维度的某种投影或锚点,也或许是…一种沟通的桥梁?帝国对此存在争议。”
“我们建造了强大的星舰,研发了各种对抗寂灭之力的武器和护盾,甚至尝试利用寂灭能量本身。
这座星枢基地,便是帝国最前沿的观测站和实验室之一,建立在一条相对稳定的归墟裂隙边缘,旨在深入研究归墟之暗的本质,寻找彻底解决或至少是长期共存的方法。”
图谱聚焦到陨星海所在的区域,那里被标注为一个巨大的“战场遗址”。
“然而,我们低估了归墟之暗的恐怖,或许也高估了我们自己。”引导者的声音带着深深的疲惫和悲伤,“一场无法预测的归墟潮汐爆发,超出了所有模型的预估。
强大的黑暗力量如同海啸般涌出,帝国最精锐的第七远征舰队首当其冲,几乎全军覆没……就是你所发现的那艘希望号旗舰所在的舰队。”
“最后的战斗……异常惨烈。帝国动用了最终手段,试图封印裂隙,但代价是…与入侵的归墟之暗主力同归于尽,这片星域也因此彻底破碎,化为了如今的陨星海。
星枢基地因为其特殊位置和强大的隔离护盾,得以幸存,但也与帝国主体失去了联系,陷入了长久的沉寂。”
陈牧静静地听着这段尘封的秘辛,心中震撼无比。
星辉帝国的覆灭,竟是为了对抗这种宇宙级别的灾难!这远比仙域内部的争斗、宗门恩怨要宏大、悲壮得多!
“那……终极答案是什么?”陈牧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
引导者虚影看向陈牧,目光深邃:“根据帝国最高研究院最后的推演,单纯的力量对抗,无法真正消灭归墟之暗,因为它本身就是宇宙法则的一部分。
唯一的希望,或许在于平衡与循环。”
“我们观察到,在极少数的宇宙奇点,或者在某种极端条件下,极致的创造之力与极致的寂灭之力,并非永远对立,有可能在更高层面达成一种动态的平衡,甚至相互转化。
就如同…你所尝试融合的那种力量。”
陈牧心中一震:“生灭之力?”
“可以这么称呼。”引导者点头,“帝国称之为源初之律的雏形。
我们认为,若能掌握这种平衡生灭的源初之律,或许就能找到与归墟之暗共存,甚至……引导、转化它的方法。
但这只是一个理论,帝国倾尽所有也未能实现。
你的出现,以及你身上那种奇特的力量融合,让这个理论,看到了一丝微弱的验证可能。”
陈牧恍然。
原来星枢基地,或者说星辉帝国最后的希望,并非某种强大的武器或功法,而是一个“可能性”,一个关于力量本质的“理论”。
而自己,因为机缘巧合走上了这条融合生灭的道路,恰好成为了这个“可能性”的载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