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探测触须”的尖端,犹如无数细长而灵动的光丝,在深红宇宙外围缓缓游弋。
它们是某种未知生命体延伸出的感知器官,每一次轻微的颤动,都像是在触碰一道无形的屏障——那正是归零壁垒法则所构筑的终极防线。
这层壁垒并非简单的物质或能量构成,而是一种超越常规理解的存在形式。
仿佛整个宇宙的边界被一种不可名状的力量封印起来,将深红宇宙牢牢包裹,隔绝了一切外界的窥探目光。
那些触须散发出奇异的波动,这种波动并非杂乱无章。
也非带着明确的恶意或善意,而是纯粹出于对未知事物本能般的好奇与探究欲望。
然而,这份好奇背后所蕴含的力量却是令人震撼的。
它携带着足以让普通宇宙战栗不已的法则级信息压力。
每一次细微的震颤都像是一次无声的宣告,昭示着一种无法忽视的威胁。
当这些波动扩散开来时,周围的虚空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扭曲。
光线被迫改变了原本笔直的路径,变得弯弯曲曲,如同在躲避某种可怕的存在。
即便是最稳定的星系结构,在这样的压力面前也会显得脆弱不堪,就像狂风中摇曳的烛火,随时可能熄灭。
每一缕波动扫过的地方,都会引发一阵难以察觉却又真实存在的震颤,那是宇宙深处隐藏秩序受到挑战时发出的微弱回应。
这种气息纯粹、中立,没有恶意也无善意,仅仅是对知识与真相的本能渴求。
与此同时,“探测触须”本身也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
它们表面流转着复杂至极的符文图案,那些符号以超越常理的速度闪烁重组。
似乎正在记录和分析从归零壁垒反馈回来的数据。
偶尔有几条触须因为接触到过于强烈的法则冲突而瞬间崩解,化作点点荧光消散于虚空之中。
但更多的触须迅速填补了空缺,继续锲而不舍地探索着。
空间因这些波动而扭曲,时间流速变得不稳定,甚至偶尔会浮现出一些模糊的裂隙。
犹如玻璃表面被重锤击中后即将碎裂的瞬间。
这些触须所携带的法则级信息压力,足以令任何一个普通宇宙的核心法则体系为之崩溃。
如果将普通的宇宙比作脆弱的水晶球,那么这些触须则像是一股来自高维世界的狂风,只需轻轻拂过,便能让其支离破碎。
尽管这一切并未表现出任何攻击性,但那种潜在的力量压迫感仍然让人不禁联想到风暴来临前的最后一丝宁静。
即便是旁观者,也会感受到一种难以形容的心理冲击。
这是一种矛盾的情绪:既有对未知奥秘的强烈好奇,也有对强大力量的深深敬畏。
那些逐渐浮现的触须动作看似缓慢,实际上每一秒钟都在以超越常理的速度进行运算与调整。
它们不断尝试不同的频率与模式,似乎想要找到突破归零壁垒的关键节点。
随着它们的努力逐渐深入,深红线宇宙的边界开始泛起阵阵涟漪。
宛如平静湖面被投入了一颗石子,荡开的波纹中隐约透露出某种古老而危险的秘密。
每一次试探,都像是在向深红宇宙宣告自身的存在。
每一次接触,都仿佛在揭示一种无法抗拒的命运。
这一过程充满了危险,但也正是在这种极限边缘的试探中,前所未有的可能性正悄然浮现……
外部突如其来的未知高阶探测,瞬间激活了深红宇宙最底层的防御机制。
这是一种难以用言语完整描绘的现象,仿佛整个宇宙在这一刹那屏住了呼吸,所有的星辰、尘埃以及能量场都陷入了一种玄妙的共振状态。
这种反应并非受吴豪主观意志的操控,而是如同生物的自主神经反射一般,源自他融入宇宙本源的“存续”执念与归零新星的独特属性。
当那股来自外界的探测波动首次触及这片疆域时,一股无形的压力便如潮水般迅速蔓延开来。
空间本身似乎遭受了撕裂又被重新缝合,每一次震颤都伴随着低沉且悠远的回响,恰似古老钟楼敲响后残留的最后一声余音,袅袅不绝。
吴豪虽然没有直接参与到这一过程中,但他的意识深处却无比清晰地感知到了这一切——那是某种超越时间与维度的存在正在试探,企图窥探这个宇宙的核心秘密。
他缓缓闭上眼睛,脑海中逐渐浮现出一幅宏伟壮丽的画面:
深红宇宙的边界宛如一层炽热的薄膜,在未知力量的冲击下泛起层层涟漪。
这些涟漪并非简单的物理现象,而是规则与秩序具象化的体现。
每一道波纹之中,都潜藏着无数复杂的信息流,它们以光速传播,彼此交织成网,最终汇聚成一道坚不可摧的屏障。
这屏障并非由冰冷的物质构建而成,更像是生命体本能反应的外化,是对入侵者的严厉警告,也是对自身存在坚定的宣告。
与此同时,深红宇宙内部的一切也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