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疫——!!!”
这两个字如同九幽地狱吹来的寒风,瞬间冻结了整个太极殿!方才还在为灾民、为钱粮、为秦族争吵不休的百官,此刻如同被扼住了喉咙,所有的声音戛然而止,只剩下粗重的喘息和牙齿打颤的咯咯声。
恐惧!深入骨髓的恐惧!
在这个时代,鼠疫(黑死病)就是死神的代名词!它传播迅猛,症状恐怖(高烧、谵语、淋巴结肿大溃烂、皮下渗血),致死率极高!一旦爆发,往往意味着整村、整城、乃至整个地区的灭绝!尸横遍野,十室九空,绝非虚言!
河东道绛州、晋州爆发鼠疫!疫情沿汾水南下,已至蒲州,逼近潼关!潼关之后,便是关中平原,便是京畿之地,便是——长安!
这消息,比三万灾民、比国库空虚、比任何阴谋诡计都要恐怖百倍!它直接威胁着所有人的身家性命!威胁着这座帝都的存亡!
文官队列中,几位年纪稍大的老臣,当场吓得瘫软在地,面无人色,口中喃喃着“天罚”、“末日”。一些胆小的官员更是两股战战,几欲先走,若非殿前侍卫威严的目光扫过,恐怕已经有人夺路而逃。
武将队列也一片骚动。程咬金和尉迟恭这等天不怕地不怕的猛将,此刻也是脸色发白,眼神中充满了对未知瘟疫的忌惮。他们不怕刀光剑影,但面对这种无形无质、杀人于无形的瘟神,也感到了深深的无力。
龙椅之上,李世民的身体晃了晃,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如纸。他扶着龙椅扶手的手指,因为用力而指节发白,青筋暴起。他刚刚因为秦族的支持而燃起的雄心壮志,在这恐怖的瘟疫面前,仿佛被兜头浇了一盆冰水!
灾民!瘟疫!国库空虚!朝堂攻讦!
四重灾难,如同四座沉重的大山,轰然压下!压得人喘不过气!
就在这死寂般的恐慌即将吞噬整个朝堂之时,几个身影几乎同时从各自的队列中站了出来!他们虽然同样面色凝重,眼中带着震惊,但更多的是一种临危不乱的沉稳和担当!
房玄龄!杜如晦!魏征!长孙无忌!
大唐的柱石,李世民的肱骨心腹,在这一刻,展现出了远超常人的定力!
“肃静!”房玄龄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奇特的穿透力,瞬间压下了殿内细微的骚动。他须发微颤,但眼神锐利如鹰,扫视全场,“大敌当前,恐慌何益?!自乱阵脚,只会死得更快!”
杜如晦紧随其后,他虽然大病初愈,脸色还有些苍白,但此刻腰杆挺得笔直,声音沉稳有力:“陛下!臣请旨!即刻封锁河东道疫情消息!严禁外传!以免引发更大恐慌,造成民变!”
魏征更是须发戟张,一步踏出,对着那些失态的官员厉声呵斥:“尔等食君之禄,担君之忧!值此危难之际,不思为国分忧,反而丑态百出,成何体统?!鼠疫虽凶,难道就能吓破尔等肝胆?!若都如尔等这般,大唐亡矣!”
他这一番怒斥,如同当头棒喝,让不少吓懵的官员回过神来,羞愧地低下头。
长孙无忌虽然没有像魏征那样疾言厉色,但他眉头紧锁,眼神快速闪烁着,显然在飞速思考对策。他上前一步,对着李世民拱手道:“陛下!杜相所言极是!当务之急,是封锁消息,控制疫情蔓延!同时,必须立刻调集所有可用资源,应对灾民与瘟疫双重危机!臣建议,即刻成立应急之司,统筹调度!”
这四位重臣的接连发声,如同定海神针,瞬间稳住了即将崩溃的朝堂局面!恐慌虽然仍在,但至少,理智重新占据了上风。
李世民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心头的惊涛骇浪,目光重新变得坚定。他看着自己最倚重的四位大臣,沉声道:“玄龄、克明、玄成、辅机!你们有何良策?速速道来!”
房玄龄当仁不让,语速极快,条理清晰:“陛下!臣以为,当务之急有五:
一、 严密封锁消息,稳定人心! 由百骑司、金吾卫联合行动,严控河东道疫情消息外泄,尤其严防传入长安!违令者,斩!同时,由中书省拟旨,安抚京畿百姓,言明朝廷已有应对之策,切勿恐慌!
二、 全力赈济灾民,严防生乱! 三万灾民已近京畿,若处理不当,极易引发民变,甚至与瘟疫结合,酿成滔天大祸!户部虽空,但必须立刻筹措粮草!臣建议:其一,开放常平仓、太仓,哪怕杯水车薪也要先稳住局面!其二,号召长安富户、勋贵捐粮捐物!其三,恳请陛下…恳请陛下动用内帑!其四,命龙首原秦族…开放粮仓,平价售粮或…借贷!秦族粮多,此乃救命之时!”
提到秦族,房玄龄语气有些迟疑,但眼神坚定。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
三、 建立隔离防线,阻截瘟疫! 立刻在潼关设立第一道防线!所有自河东道南下人员,一律在潼关外接受严格盘查隔离!发现疑似病患,就地隔离治疗!同时,在京畿外围设立第二道防线!由太医署牵头,征调长安及周边所有医者、药材,组建防疫队伍!严控人员流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