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首原内,一处新开辟的巨大工棚中,热气蒸腾,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奇异而沁人心脾的焦香与清香混合的气息。这气味不同于酒坊的醇厚,也不同于食堂的烟火,更不同于工坊的金属与化学制剂,它带着一种…自然的灵秀与匠心的温度。
工棚内,数十口特制的铁锅一字排开。秦哲挽着袖子,亲自站在一口锅前示范。他身边围着数百名从附近招募来的心灵手巧的妇人,以及一群负责记录和学习的红棍。
“看好了!火候是关键!不能大,不能小,文火慢焙!”秦哲手法娴熟地用手在锅中翻炒着一捧青翠的嫩叶,动作如行云流水,带着一种独特的韵律感,“杀青要透,要匀!把青草气赶走,把茶香逼出来!对,就这样,用手感受温度!”
妇人们学得异常认真,她们大多是流民或贫家女,能被龙首原招募,拿着不菲的工钱学手艺,个个都珍惜无比。她们很快掌握了要领,一双双巧手在热锅中翻飞,翠绿的茶叶在她们手下逐渐变得柔软、卷曲,散发出越来越浓郁的香气。
“这批是龙井!要压得扁一些,追求那个‘糙米色’!”
“这边是铁观音!注意做青,要摇要晾,等它出现‘红边镶绿叶’!”
“那些是尖子(毛峰)!轻揉轻烘,保住白毫!”
秦哲穿梭其间,不时指点。他带来的,不仅仅是炒茶技术,更是一整套对不同茶类的精细加工工艺。龙首原的标准化生产和质量控制理念,被完美应用到了制茶上。
工棚之外,早已堆积如山的,并非全是新采的嫩叶。更有大量此前以极低价格、甚至被茶农视为“废料”的粗老茶叶、茶梗,乃至因保管不善略有霉变的陈茶。这些“废料”在经过龙首原特殊的高温杀青、重度烘焙、甚至加入少许天然香料如薄荷、茉莉提味的工艺处理后,脱胎换骨,变成了香气浓烈、滋味醇厚、极其耐泡的大宗商品茶,专供平民百姓日常饮用和边疆贸易。
短短数日,龙首原的仓库里,便堆满了各式各样的茶叶成品。从品相绝佳、香气清幽的上品绿茶龙井、毛峰,到发酵适中、韵味独特的乌龙茶铁观音,再到经过渥堆发酵、色泽油黑、可长期存放的黑茶砖,以及那数量最为庞大的平价烘焙茶。种类之丰富,工艺之精湛,远超唐人想象。
时机已然成熟。
这天清晨,龙首原那标志性的高大门口,再次成为了长安瞩目的焦点。
一口口巨大的箩筐被红棍们抬出,整齐地码放在大门前的空地上。箩筐中,分门别类地装着不同品级的茶叶,上面插着木牌,标明品类与品级。
浓郁的、前所未有的茶香,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吸引力,弥漫在整个龙首原外围,令所有路过的人都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翕动着鼻子,寻找这奇异香气的来源。
秦哲在一众红棍的簇拥下,走到大门前的高台上。台下,早已闻讯赶来的各大世家代表、商会成员、以及好奇的百姓,将这里围得水泄不通。
“诸位!久等了!”秦哲声音洪亮,带着笑意,“我知道,大家好奇这香味很久了。以前也零散给过大家一些尝鲜,但那时候,技术不成熟,产量也跟不上。”
他拍了拍身边箩筐里油光黑亮的茶砖:“现在,不一样了!我龙首原,正式向大唐,推出——茶!”
“此物,名曰茶!采自山野茶树,经我龙首原秘法炒制而成!可冲泡饮用,其味…先苦后甘,提神醒脑,去油解腻,延年益寿!乃修身养性、待客会友之佳品!”
人群顿时议论纷纷,兴奋不已。他们早就对龙首原偶尔流出的那一点“香叶子”垂涎已久,如今终于可以大规模购买了!
“规矩,老样子!”秦哲继续道,“所有茶叶,通过大唐商会渠道发售!区域总代资格不变,但需额外认购茶叶份额!”
他公布了价格:“上品龙井、铁观音,进货价一百五十贯,三斤! 统一售价,二百贯!大宗烘焙茶,进货价十贯,一百斤! 统一售价,十二贯!黑茶砖,进货价五贯,一百斤! 统一售价,六贯!任何人,不得擅自溢价!”
这价格,再次引起惊呼!上品茶固然昂贵,非豪富之家不能常饮,但那大宗茶和茶砖的价格,却几乎是平民也能偶尔消费的水平!
“我知道,大家买了回去,不知道怎么喝。”秦哲笑道,“没关系!三日后,长安西市,我龙首原的‘华仙茶楼’正式开业!届时,会由我秦族子弟,现场演示,如何冲泡、品鉴这茶叶!更会教大家一种源自海外的‘功夫茶’ 饮法!保证让大家大开眼界,喝出滋味,喝出门道!”
“功夫茶?”众人面面相觑,对这个新词充满好奇。
“此外!”秦哲抛出一个更大的诱饵,“为配这好茶,我龙首原琉璃坊,特地研制了一批晶莹剔透、巧夺天工的琉璃茶具!届时,也会在华仙茶楼一并展出发售!好茶配好器,方是享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