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武霄宣布扩建西阳城,已经过去了整整三个月。
现如今已经来到了第四个月,风里已经带着灵植的清香。
城东的高楼群不再是零散的“矮楼”,数以百万修士组成的搭建队昼夜轮班,将楼体从二十层向着二十五层推进!
悬浮脚手架升级到了“双层式”,下层修士大多以妖族为主,负责拼接楼砖!
上层修士基本都是之前篆刻阵纹的那批人,他们在符阵子的指导下,给新砌的墙面刻制“防风阵纹”,防止高空瘴气侵蚀楼体。
“注意阵纹密度!每三尺刻一道,多一道浪费灵气,少一道挡不住瘴风!”
一名修士拿着“阵纹尺”在墙面上比对,他曾是个连一阶符箓都画不明白的符箓学徒,如今已能独立完成初阶阵纹的刻制。
城墙上的老修士路过,看着二十五层高空忙碌的人影,忍不住揉了揉眼睛,他活了五百年,从未见过有人能在这么高的地方“盖房子”,更别说还能在墙面上刻阵纹。
传送阵的升级是本月最大的突破。
符阵子在每座楼的每层都嵌入了“身份感应阵”,修士需用西阳城居住证贴近阵盘,才能激活传送功能,而且能传送的楼层也仅仅局限于居住证上登记的楼层。
首次试用时,一名妖族返虚的子嗣——金丹初期的妖族修士按下了“二十五层”,光流闪过的瞬间,他已站在高楼边缘,看着脚下鳞次栉比的楼群,吓得差点栽下去!
后来这事成了西阳城的笑谈,也让修士们对传送阵的“精准性”多了几分敬畏。
曾柔柔拿着记录册记录着,她的裙摆有着泥土的痕迹,她却丝毫不在意,脸上却满是笑意,她在这里找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而不是在中洲曾家时仿佛一个可有可无的大小姐!
灵米田本月又收获了一大批灵米资源,足够八百万修士吃两个月!
资源循环也玩出了新花样。
铁臂将锻打废料熔铸成“灵木支架”,送给灵植园和建设团队摆放各种工具!
灵米脱粒后的稻壳,被小医的炼丹队收集起来,和清瘴草一起熬制成“清心汤”,分给建设的修士,能缓解疲劳还能防瘴气。
甚至有心思活络的散修,在附近开起了“便民铺”卖刚收割的热灵米粥,配着灵植园腌的灵菜,一碗只要三枚低阶灵石,每天都排着长队。
“以前在黑瘴平原杀黑石族,天天提心吊胆,现在能喝上热粥,还有地方住,这日子以前想都不敢想!”一名每天来买粥的散修感慨道,他的储物袋里,还装着刚领到的“楼屋钥匙”——再过一个月,他就能搬进这些巨楼之间的新家。
武霄立下的规矩就是,如今西阳城的800万修士,都可以获得购买西阳城房屋的资格。
而且购买的价格并不贵,几乎所有人都可以凭借帮城主府完成各种建设、种植等任务赚取灵石,购买这些房屋。
外人不清楚,但原本西阳城的200来万修士太清楚西阳城阵法的恐怖了。
他们相信,若是黑石族真的大举来袭,西阳城绝对是一个值得托付安全的庇护所。
在西阳城的修士基本都是散修,真正有势力和背景的修士也不会沦落到西阳城。
时间就在这样紧锣密鼓中流逝。
进入第五个月后,西阳城的建设进入“冲刺期”。
所有搭建队的目标只有一个:将楼体封顶到三十层,完成武霄规划中的“最终高度”。
二十五层到三十层的难度陡增!
高空的瘴气更浓,风也更烈,符阵子特意给搭建队配备了“防瘴护目镜”,镜片是用清瘴草的汁液浸泡过的,能过滤三成瘴气。
铁臂还打造了“重型楼砖”,每块砖比之前重三倍,却嵌入了“轻身阵纹”,修士抱着砖攀爬时,就像拎着棉花,效率翻了一倍。
“最后一块砖!对齐阵纹!”五月末的一天清晨,城东最高的那座楼迎来封顶时刻。
负责砌顶的修士是个年轻的人族姑娘,她深吸一口气,将最后一块刻着“镇顶纹”的楼砖放在指定位置——砖与砖对接的瞬间,淡金色的阵纹从楼底蔓延到楼顶,整座楼体泛起一层微光,如同被镀上了一层金膜。
“成了!三十层成了!”广场上的修士们欢呼起来,有人甚至祭出法器,在空中绽放出灵气烟花。
武霄站在城主府的观景台上,看着一座座三十层的高楼拔地而起,如同黑色的巨笋,撑起了西阳城的天空!
这些楼体最高的超过三百米,楼间距恰好能让青藤的灵气相互流通,传送阵的淡蓝光流在楼间穿梭,像一条条发光的纽带。
楼体的“防御激活”是收尾的关键。
符阵子带着所有阵法师,将西阳城的护城大阵与每座楼的“镇顶纹”连接——当护城大阵启动时,淡紫色的光膜会覆盖所有高楼,不仅能挡瘴气,还能在楼体表面形成“反伤阵”,若是有黑石族攻击楼体,攻击的三成力道会反弹回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