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绿洲后,小队并未急于向西深入,而是根据地图指引,先向西北方向行进了约半日功夫。果然,在午后炽烈的阳光下,一片依托于一小片耐旱灌木丛和几口浅水井而建的低矮土坯建筑群,出现在沙海的地平线上。这便是他们此行的第一个目的地——位于葬神戈壁西缘的最后一个小型补给点,名为“沙齿镇”的地方。
镇子规模很小,土黄色的房屋与沙漠几乎融为一体,只有几面褪色的布幌子在热风中无力地飘动,标示着茶馆、杂货铺和驼马店的存在。镇子外围稀稀拉拉地围着一些枯死的胡杨木桩,算是聊胜于无的屏障。空气中弥漫着尘土、牲口粪便和烤馕混合的独特气味。
踏入镇子,一种与修真界截然不同的、属于凡俗边陲的粗粝生活气息扑面而来。皮肤黝黑、穿着臃肿袍子以抵御日晒和风沙的居民,用带着浓重口音、语调慢吞吞的方言交谈着。穿着破旧皮甲、腰挎弯刀的佣兵或护卫靠在墙根下打盹,目光却警惕地扫视着每一个外来者。几支小型商队正在整理驼队,准备趁着日头稍斜再次上路,骆驼脖子上挂着的铜铃发出沉闷的响声。
李玄真刻意收敛了所有气息,甚至连肉身的气血之力都压制到极低的水平,只流露出大约先天境武者程度的、并不算太起眼的气场。王铁柱本就修为低微,此刻更是像个普通的伙计。大黑低着头,尽量缩小自己的存在感,二哈则好奇地东张西望。
他们的到来并未引起太多注意。这样的小镇,每天都有形形色色的旅人经过,只要不主动惹事,没人会过多关注。
李玄真的目标明确。他先是带着队伍来到镇上唯一的杂货集市。这里与其说是集市,不如说是一片用破布和木杆搭起的简陋摊位区,出售着各种戈壁特产:风干的沙蜥蜴、某种耐旱植物的根茎、色彩斑斓但质地粗糙的沙漠石、以及一些鞣制得并不算太好的沙狐皮和沙狼皮。
“掌柜的,这些皮子怎么卖?”李玄真在一个摊位前蹲下,用手指捻了捻一张沙狼皮的毛质,用刚学来的、还有些生硬的当地口音询问道。
摊主是个满脸皱纹的老者,眯着眼打量了一下李玄真和他身后的“阵容”——一个憨厚的伙计,一头看起来能驮不少货的“大驼熊”,一只土狗,还有几匹骆驼。很标准的小型行商配置。
“上好的沙狼皮,保暖隔沙,一张五钱银子,或者换等值的盐巴、茶叶。”老者慢悠悠地报价。
李玄真没有还价,直接挑选了十几张品相还不错的沙狼皮和沙狐皮,又买了一些看起来奇形怪状、据说有某些药用价值的沙漠植物根茎和矿石样本。这些货物不值什么钱,但足够撑起一个从戈壁来的小商队的门面。他用的是从猎骨者钱袋里摸出的散碎银两付账。
接着,他们来到了镇上的驼马店。这里气味更加浓烈,但李玄真需要补充关键的交通工具。他精心挑选了三匹看起来温顺健壮、牙口年轻的骆驼,又添购了两个厚实的帐篷、几大皮囊清水、以及足够一行人食用半月以上的粗糙干粮和豆饼(主要是给骆驼和大黑当口粮)。这些花销稍大,但仍在合理范围内。
采购过程中,李玄真始终扮演着一个精明但不苛刻、略显沉默的小商人角色,偶尔会向摊主或驼马店伙计打听几句前往大漠王国的路况和沿途的风闻,表现得对沙匪和恶劣天气颇为担忧,完美地融入了环境。
最后,他带着王铁柱走进镇上唯一一家兼卖调味料的小茶馆。王铁柱的眼睛立刻亮了,这才是他发挥的主场!他仔细辨认着那些用麻袋或瓦罐装着的、散发着浓郁气味的香料:孜然、辣椒面、粗盐、还有一种本地特产的、带着淡淡酸味的红色小浆果磨成的粉末……
“老大,这些可都是好东西!配上咱的手艺,绝对!”王铁柱兴奋地低语,几乎将每种香料都采购了一大包,甚至还用几块干肉从一个摊主那里换来了对方秘而不宣的私家香料配方(在王铁柱尝了一口对方提供的烤饼之后)。
所有采购完成,骆驼背上驮满了货物,小队看起来终于像一个有模有样的小商队了。
回到镇口一处相对僻静的地方,李玄真开始进行最后的“伪装”工作。
他先是对大黑下手。双手结印,调动一丝极其精纯的混元灵力,并非用于攻击或防御,而是以其包容万象、模拟变化的特性,在大黑体表勾勒出数道极其复杂隐晦的敛息符纹。这些符纹如同活物般缓缓渗入大黑的皮毛之下,将其身上那原本就不算浓郁的妖气进一步封锁、掩盖。此刻望去,大黑虽然体型依旧庞大得有些醒目,但气息上更像是一头格外强壮、经过驯化的棕熊或某种不知名的沙漠巨兽,而非修炼有成的妖物。李玄真还特意给它背上架起了一个巨大的、装满轻便货物的驮架,进一步强化其“驼兽”的形象。
“委屈你了,老黑。”李玄真拍了拍大黑完好的右肩。大黑低吼一声,用大脑袋蹭了蹭李玄真,表示理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