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如利古里亚海深沉的潮汐,无声漫过1856年的滩涂,将历史的刻度推至1857年的春。科斯塔集团这艘钢铁巨舰,在亚历山德罗·科斯塔的掌舵下,已然成为亚平宁半岛北部无法忽视的商业帝国,其触角深入纺织、航运、金融、报业、餐饮乃至新兴的钢铁制造,科斯塔的金色徽记,在意大利北部的商界,象征着效率、野心与不可撼动的力量。
热那亚港,“信天翁级”第四艘巨轮“海王星号”在万众瞩目与震耳欲聋的汽笛声中缓缓下水。巨大的船体线条流畅如海中巨兽,洁白的船身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朱塞佩·马拉泰斯塔船长站在崭新的舰桥上,脸上那道疤痕都仿佛舒展了几分。科斯塔航运贸易公司的旗帜,已能在地中海所有主要港口被辨识,硫磺、煤炭、木材、棉纱……这些工业的血液,在科斯塔的船队编织的航线上奔流不息,支撑着王国乃至北意诸邦日益膨胀的工业胃口。
科斯塔商业银行的总部大楼,已然成为热那亚金融区最耀眼的地标。莱昂纳多·巴尔迪坐镇顶层,冰冷的眼神扫视着巨大的交易厅。交易板上变动的数字代表着庞大的资金流,为铁路债券、港口扩建、甚至开始试探性地为帕尔马和托斯卡纳的工业项目提供融资。
《复兴报》的影响力早已超越撒丁王国,成为整个意大利地区最具分量的舆论旗帜。贝洛蒂与加斯帕雷这对理念迥异却配合默契的搭档,将报纸打造成自由派改革理念的扩音器,对关税同盟的鼓吹、对奥地利压迫的揭露、对技术创新的推崇,字字句句都精准地引导着新兴工商业阶层的思潮。科斯塔的名字,与“进步”、“效率”、“力量”紧密相连,响彻亚平宁。
母亲玛利亚继续兼顾着家庭与慈善事业,弟弟妹妹也进入学习生涯。埃莉诺拉意外怀孕,在热那亚待产,亚历山德罗经常去陪伴、看望。当然亚历山德罗在都灵也会去品尝伊莎贝尔夫人这朵法兰西蔷薇。事业与生活再创高峰,一切都在向好发展着。
都灵,圣卡洛宫。古老的石墙见证着权力的更迭。经过近一年在议会腥风血雨中的搏杀,“议会手术刀”的锋芒已被无数次淬炼,其精准、冷酷、高效的手段,不仅赢得了自由派同盟的绝对信任,更让加富尔首相将其视为不可或缺的左膀右臂。
一场关于“国家粮食储备与应急调配”的冗长辩论结束后,加富尔首相并未像往常一样直接离开。他示意亚历山德罗留步,两人并肩走在议会大厦空旷而回音悠长的古老走廊里。
“科斯塔,”加富尔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决定性的分量,在石壁间回荡,“王国正处在一个关键节点,贝托尼部长精力不济,分身泛术。农业歉收的阴影未散,商业秩序亟待梳理,海上运输更是王国对外联络与贸易的生命线……这个担子太重了。”他停下脚步,深邃的目光直视亚历山德罗,“你的能力、你的资源、你对王国未来的理解,都证明了你不仅是一位成功的商人,更是一位能驾驭复杂局面的政治家。我需要一个精力充沛、手腕强硬、且真正懂实务的人,来扛起工商海运部的担子。经过慎重考虑,我决定任命你亚历山德罗·科斯塔为工商海运部次长,你将协助部长负责该部日常运作及核心政策推进。”
亚历山德罗心中微动。工商海运部次长,这绝非虚职,它直接掌控着王国的粮袋子、钱袋子和海上命脉。加富尔此举,既是将亚历山德罗彻底纳入其统一大业的权力核心,也是对科斯塔集团庞大资源和亚历山德罗个人能力的最大程度利用与捆绑。
亚历山德罗深吸一口气。权力,更重的权柄,伴随着更深的漩涡与更大的责任。他没有丝毫犹豫,右手抚胸,行了一个标准的躬身礼:“首相阁下信任,科斯塔深感荣幸,亦知责任重大。为了王国繁荣与统一大业,亚历山德罗·科斯塔,愿竭尽所能,担此重任。”
“很好。”加富尔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拍了拍亚历山德罗的肩膀,“准备迎接新的挑战吧,科斯塔次长。王国的未来,需要你的力量。”
消息如同插上翅膀,瞬间传遍都灵政坛,引发轩然大波。
自由派阵营欢欣鼓舞,视此为改革力量在政府核心层的一次重大胜利。“议会手术刀”进入内阁,意味着自由派的意志将获得更强有力的执行保障。
保守派则一片哗然,咒骂与质疑声四起。“一个商人,一个暴发户,竟然执掌如此要害部门?这是对王国传统的亵渎。”
“加富尔被这投机者蛊惑了,他要把王国卖给科斯塔托拉斯。”
“海上运输?他那些船只会优先运科斯塔的货吧。”
面对汹涌的非议,亚历山德罗展现出与其新职位相匹配的沉稳与铁腕。他没有急于辩解,而是在安东尼奥和埃利奥的协助下,以惊人的效率开始组建自己的次长办公室班底。亚历山德罗以科斯塔集团为核心组建顾问团队,安东尼奥、西尔维奥、莱昂纳多、朱塞佩担任顾问,埃利奥·卡斯特拉尼兼任助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