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云寨的其他人,都听傻了。
他们只知道自家大当家武艺高强,有勇有谋,却没想到,会被叶尘盯上。
“大当家…你…”
壮汉结结巴巴道。
秦琼转身,看着跟了自己多年的这帮兄弟,眼中流露出一丝歉意。
“兄弟们,我对不住大家,一直瞒着你们。”
他沉声说道。
“我秦琼,因看不惯奸臣当道,才落草为寇,化名张彪。”
“我本想在这乱世之中,凭自己的力量,为周边的百姓做点事,求一个问心无愧。”
“却没想到,被卷入了这风云变幻的是非之中。”
他的目光,再次回到周都尉身上。
“回去告诉你们主公。”
秦琼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和迷茫。
“他的心意,我领了,但我秦琼,无意再涉足朝堂纷争,请他,另请高明吧。”
说完,他便转身,准备带着自己的人马上山。
他拒绝了。
周都尉心中一急,脱口而出:“秦将军!请留步!”
秦琼的脚步一顿,但没有回头。
周都尉鼓起勇气,大声说道,“我家主公要找的,是一个能与他一起,为这天下万民,扫清腐朽,重开太平的志同道合之人”
“他还说,‘侠’之小者,劫富济贫,‘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将军您空有一身本领,难道就甘心一辈子屈居于这小小的飞云山,只做一个独善其身的‘侠盗’吗?”
“这天下,已经烂到了骨子里!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野!难道您就真的忍心,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切,而无动于衷吗?”
周都尉的这番话,如同重锤,一字一句,狠狠地敲在秦琼的心上。
为国为民……
这四个字,曾是他毕生的追求。
可如今的这个“国”,还是他愿意为之效忠的国吗?
如今的这个“民”,又有谁来保护?
秦琼的身体,微微颤抖起来。他的内心,正在进行着天人交战。
一边,是逍遥山林,快意恩仇,做一个问心无愧的“好汉”。
另一边,是投身于一个前途未卜的皇子麾下,重新踏入那片他早已厌倦的是非之地,去赌一个渺茫的“太平盛世”。
他该如何选择?
周都尉看着秦琼那挣扎的背影,知道自己的话起作用了。他决定再加一把火。
他从怀中,小心翼翼地取出一封信,双手奉上。
“秦先生,这是我家主公,亲手为您写的信。”
“他说了,您看完之后,再做决定也不迟。”
秦琼沉默了片刻,终于还是转过身,接过了那封信。
信封上,没有署名。
他缓缓打开信封,抽出里面的信纸。
信上的内容,并不多,但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千钧之力。
信中,叶尘没有谈什么招揽,也没有说什么大道理。
他只是用最平实的语言。
讲述了王家村被血洗的惨案,讲述了那些新兵们失去亲人时的悲痛与绝望,讲述了他自己当时心中的无力与自责。
然后,他写道:“我叶尘,自知人微力薄,一人之力,难挽天倾。”
“但我愿以我之血,燃起星星之火。”
“我知先生亦是心怀苍生之人,若将军愿助我,我不敢许将军高官厚禄,只敢许将军一个,能让天下百姓,安居乐业,不再流离失所的承诺。”
“若先生不愿,尘亦不敢强求。”
“只望将军,能代我守护好这一方百姓。此信之后,尘绝不再扰将军清净。”
信的最后,落款是“叶尘,顿首再拜”。
看完信,秦琼久久无言。
他的手,在不住地颤抖。
那信纸,仿佛有千斤重,压得他几乎喘不过气来。
良久,他抬起头,看向临海郡城的方向,眼中,是无尽的挣扎,和一丝……正在被重新点燃的火焰。
夜,深沉如水。
飞云寨,聚义厅内,灯火通明。
秦琼一个人坐在虎皮大椅上,面前的桌子上,摆着叶尘的那封亲笔信。
他已经在这里坐了整整一个时辰,一动不动,像一尊雕塑。
壮汉和几个心腹头领,站在厅外,焦急地来回踱步,却又不敢进去打扰。
“老程,大当家这到底是怎么了?”
一个头领忍不住问道。
“不就是一封信吗?至于让他想这么久?”
“你懂个屁!”
那人瞪了对方一眼,压低了声音。
“那信,是临海郡那个五殿下写的!他是来招揽咱们大当家的!”
“招揽?”
另一个头领惊讶道。
“那不是好事吗?跟着皇子,总比当土匪强吧?大当家还犹豫什么?”
“好个屁!”
他烦躁地抓了抓脑袋。
“如今的世道这么混乱。”
“可是……那个五殿下,听起来不像是坏人啊。”
“好人坏人,谁说得清?当官的,有几个是干净的?”
程咬金哼了一声,但随即又叹了口气。
“不过话说回来,今天那姓周的说的几句话,倒是真他娘的提气!什么‘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啧啧,有水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