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供出的宫外指使者,由东厂全力缉拿,无论涉及何人,一律严惩不贷。
· 对内务府、御药房等相关衙门,进行第二次、更为彻底的清洗。所有有嫌疑、或办事不力的官员、宦官,罢黜的罢黜,流放的流放,一时间相关衙门为之一空。
· 借由此事,朱由校再次下诏,严申宫禁,对所有进出宫廷之物,尤其是贡品、药材、饮食,实行更为严格的双重乃至三重查验制度,并明确了连坐之法,以儆效尤。
这一番铁血手段,再次震慑了宫廷内外。所有人都明白,皇帝在皇后和子嗣问题上,绝不容许任何闪失,触之即死!
经过这番风波,坤宁宫的环境终于得到了真正的净化。苏卿卿后续的调理工作进行得更加顺利,张皇后的气色一天天红润起来,身体也感觉轻快了许多,久违的笑容重新出现在脸上。
朱由校对此深感欣慰,对苏卿卿的信任和感激也更增一层。他更加频繁地召苏卿卿入宫,不仅为皇后调理,偶尔也会询问一些宫外民生、乃至格物学堂的趣事,仿佛在她这里,能暂时摆脱宫廷的沉重与压抑。
然而,苏卿卿却愈发谨慎。她深知自己已深深卷入宫廷斗争的漩涡中心。每一次入宫,她都恪守臣妇本分,言行举止滴水不漏,除了医术,绝不妄议其他。她将自己所有的发现和判断都仅限于医疗范畴,并将皇帝的反应和处置都默默记在心里。她清楚地看到,这位年轻的皇帝,在经历了连番变故后,正在以一种惊人的速度成长,其心思之缜密、手段之果决,已远超常人想象。他既懂得隐忍布局(如宗室改革),也擅长雷霆一击(如处置谋逆和宫闱暗害)。
她在写给沈惊鸿的家书中,除了报平安和讲述边关可能感兴趣的医药见闻外,也会极其隐晦地提及“宫中风气肃然,陛下于内外之事,皆明察秋毫”,让远在边关的丈夫能够了解京中的微妙局势。
紫禁城的天空,似乎因为连续的清洗而显得明朗了一些。但苏卿卿知道,那看不见的暗涌从未停止。皇帝与那些隐藏在深处的势力的博弈,才刚刚进入更深的层次。而她,这位因医术而被卷入其中的臣妇,唯有更加小心,才能在这惊涛骇浪中,保全自身,亦完成丈夫嘱托的、守护这份来之不易的“希望”的责任。宫墙深深,每一步,都需如履薄冰。
喜欢明祚永延,我让大明上巅峰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明祚永延,我让大明上巅峰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