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的是,沈昭的妈妈魏霞也终于从繁忙的工作中抽出身,特意赶了过来。
两家人难得齐聚。
周明远做东,在外面一家环境雅致的餐厅订了包间,热热闹闹地吃了一顿团圆饭。
席间,魏霞举起酒杯,真诚地向周明远和谢莹婉表达感谢:
“明远,莹婉,这段时间真是太感谢你们了,把昭昭照顾得这么好,我这心里真是既感激又过意不去。”
谢莹婉笑着摆手:
“你这就太见外了!昭昭这么懂事的孩子,我们喜欢还来不及呢!跟自己家孩子一样!”
她说着,目光慈爱地看向沈昭。
又瞥了一眼旁边安静吃饭但耳朵明显竖起来的儿子。
忽然话锋一转,
“要我说啊,等开学了,昭昭也别回她自己那个小公寓了,冷冷清清的,吃饭也不方便。
就继续住在我们这儿吧,离学校也近,和阿砚一起上下学还有个照应。”
正小口喝着果汁的沈昭闻言,猛地抬起头,眼睛微微睁大,下意识地脱口而出:
“哈?”
她完全没料到谢阿姨会突然提出这个建议,一时有些懵。
虽然住在周家确实很舒适温暖。
但……
一直住下去?
这感觉好像有点不太一样了。
而坐在她斜对面的周砚,在母亲话音落下的瞬间,握着筷子的手指几不可查地微微收紧。
他表面上依旧维持着镇定,甚至没有抬头。
但低垂的眼眸中却飞快地掠过一丝明亮的光彩。
他不动声色地用余光关注着沈昭的反应,心跳在无人知晓处悄悄加速。
魏霞听了谢莹婉的话,先是愣了一下。
随即看向女儿,又看看周家夫妇真诚热情的脸庞。
还有那个虽然没说话但显然……
并不反对甚至可能乐见其成的周砚,她沉吟了片刻。
作为母亲,她当然希望女儿能得到更好的照顾,有个更温暖热闹的环境。
周家夫妇的人品她信得过,两家又是多年知根知底的朋友。
而且……
她似乎也隐隐察觉到了点什么。
魏霞笑了笑,没有立刻答应,而是将决定权交给了女儿,温和地问道:
“昭昭,你觉得呢?妈妈尊重你的想法。”
瞬间,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了沈昭身上。
沈昭感受到桌上投来的所有目光,尤其是旁边那道看似平静却带着无形压力的视线。
她握着果汁杯的手指微微蜷缩了一下,心里有点乱。
一直住在周家吗?
好像……
也没什么不好。
谢阿姨和周叔叔对她视如己出,这里也确实比一个人住在公寓里温暖热闹得多。
而且……
她眼角的余光能瞥见周砚看似专注盯着菜品,实则紧绷的侧脸线条。
她抿了抿唇,
“……我都可以。”
她话音刚落的瞬间,谢莹婉脸上立刻绽放出灿烂的笑容,生怕她反悔似的,立刻拍板。
“好!那就这么说定了!”
她一边说着,一边高兴地给沈昭夹了一筷子她爱吃的菜,眼神里充满了“我家终于又要多个女儿”的满足感。
周明远也乐呵呵地点头。
魏霞看着女儿并没有露出勉强的神色,也欣慰地笑了,算是默认了这个安排。
而坐在沈昭旁边的周砚,在听到她那句“我都可以”时,紧绷的下颌线几不可查地松弛下来。
他依旧没有抬头,只是嘴角极其轻微地向上牵动了一下。
他不动声色地将手边一盘沈昭喜欢的糖醋排骨,往她的方向推近了些。
寒假的热闹与温馨还余温未散,转眼就到了开学日。
今天,是周砚和沈昭第一次真正意义上一起上学。
两人并肩走在通往学校的林荫道上,清晨的阳光透过枝叶缝隙洒下,在两人身上跳跃。
周砚很自然地帮她提着略重的书包,沈昭则手里拿着一盒牛奶小口喝着。
报名处人声鼎沸,挤满了返校的学生。
沈昭踮着脚尖,在理科(一)班的名单上寻找自己的名字。
当看到 “沈昭”两个字赫然在列时,随即目光下意识地继续搜寻。
然后,她的视线在另一个名字上顿住了。
就在她的名字下方不远,清晰地印着“周砚”。
他们……
在同一个班?
她微微一愣,有些意外。
虽然知道都选了理科,但没想到这么巧分到了一班。
站在她身侧的周砚,目光也落在名单上,看到两人并列的名字,嘴角几不可查地向上勾了勾。
他侧过头,看向有些发愣的沈昭,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真巧。”
沈昭收回目光,瞥了他一眼,视线再次扫过名单。
当看到另一个名字时,心里那点“巧合”的感觉更微妙了。
林耀。
他的名字也出现在了一班的名单上。
甚至,活宝庄翰然的大名也赫然在列。
沈昭眨了眨眼,心里忍不住嘀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