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艺术展”开展的周六清晨,薄雾还未完全散去,沈砚川就已经站在展馆门口的梧桐树下。他穿着一件浅米色针织衫,领口随意地挽着两圈,搭配卡其色休闲裤,手里拎着一个印着早餐店logo的纸袋,指尖还沾着一点豆浆的温热——为了买到陈曦常吃的“无糖豆浆+去生菜三明治”,他特意绕了两条街,赶在早餐店刚开门时就去排队。
“早啊,”看到陈曦走来,沈砚川立刻迎上去,把纸袋递到她面前,语气里带着自然的笑意,“刚买的,还热着,你先垫垫肚子,展厅里要走很久,空腹容易累。”
陈曦接过纸袋,指尖触到温热的豆浆杯,心里泛起一阵暖意。她打开三明治,果然没有生菜,只有她喜欢的煎蛋和火腿。“你怎么还记得我不吃生菜?”她咬了一口三明治,忍不住问道——这件事她只在一次加班吃外卖时随口提过,连自己都快忘了。
“因为是你说的啊。”沈砚川挠了挠头,耳尖微微泛红,“你说过的话,我好像都记得挺清楚的。”
两人走进展馆时,第一批观众刚入场,展厅里还带着清晨的安静。正中央的展墙上,一幅名为《我的医生哥哥》的画作格外显眼——画里的医生穿着白大褂,蹲在地上和孩子一起看画,背景是一片火红的枫叶林,连医生胸前的听诊器都画得格外细致。
“这幅画也太像我们上次去清溪古镇的场景了吧!”陈曦忍不住停下脚步,指着画作笑道,“尤其是这个枫叶背景,和我们那天看到的一模一样。”
“确实很像。”沈砚川顺着她的目光看去,眼里满是温柔,阳光透过展馆的玻璃落在他脸上,柔和了他平日里的严谨,“不过画里的医生,没我这么幸运。他只能出现在画里,而我能亲眼看到孩子们的笑脸,还能……还能和你一起看展,一起做这么多有意义的事。”
他的声音很轻,像羽毛一样落在陈曦耳边,让她的脸颊瞬间微微发烫。她赶紧转移话题,指着旁边一幅画着彩色天空的作品:“你看这幅画,孩子把天空画成了彩虹色,说明他最近的情绪肯定很好。我们‘数字陪伴’课程里也有个孩子,最近画的画里,连云朵都是粉色的。”
“嗯,从画里能看出孩子的情绪状态,这是很直观的表达。”沈砚川立刻接话,认真地和她讨论起来,“那个粉色云朵的孩子,是不是之前有点内向的那个?看来你们的课程真的帮到他了。”他还会蹲下身,和陈曦一起凑近看低龄儿童的画作,手指轻轻点在画纸上歪歪扭扭的小太阳上:“你看这个小太阳,虽然画得不太规整,却特别有生命力,就像孩子们一样,不管遇到什么,都能带着热情去面对。”
走到互动体验区时,工作人员笑着递来两套画笔:“两位要不要一起画一幅‘梦想中的公益场景’?我们会把优秀的作品做成纪念卡片送给大家。”
陈曦刚拿起画笔,就听到沈砚川的声音:“我来画清溪古镇的枫叶吧,你画孩子们画画的样子,我们一起完成这幅画,好不好?”他的眼神里带着期待,像个等待被认可的孩子。
“好啊。”陈曦点点头,和他并肩站在画纸前。笔尖偶尔会不经意地碰到一起,两人都会愣一下,然后相视一笑,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甜蜜。陈曦画完孩子们的笑脸,转头看向沈砚川的画——他笔下的枫叶,和清溪古镇的一模一样,连叶脉的纹路都画得格外细致,甚至在枫叶旁边,还画了一个小小的放大镜,正是他当时给孩子们观察枫叶时用的那个。
“你连放大镜都记得!”陈曦惊讶地说,心里满是感动。
“当然记得。”沈砚川放下画笔,认真地看着她,眼神里带着一丝温柔的坚定,“那天的每一个瞬间,我都记得很清楚。记得孩子们围着我问‘枫叶为什么会变红’时的好奇眼神,记得你蹲在地上和小远一起画画时的耐心,记得阳光落在你头发上时,发梢那一点点金色的光……”
他的话还没说完,陈曦的心跳就已经快得像要跳出胸腔。她赶紧低下头,假装整理画笔,却没看到沈砚川眼里那抹藏不住的笑意。
中午在展馆附近的餐厅吃饭时,沈砚川犹豫了很久,终于还是开口:“下周我休年假,打算去附近的‘云栖山’待几天。听说那里的秋天特别美,漫山都是红叶,晚上还能看到很多星星。你要是有空……要不要一起去?就当是给你放个假,最近你为了‘数字陪伴’课程,都快把自己熬瘦了。”
陈曦心里一阵雀跃,却还是故意逗他:“只是去放松吗?不会又要给我准备‘植物观察手册’吧?我可不想度假还要学习。”
“这次不准备手册了。”沈砚川笑着说,眼里带着一丝狡黠,“不过我查了云栖山的民宿,有个带小院子的房型,院子里有个小烤炉,晚上可以烤红薯。你之前不是说,小时候最喜欢和奶奶一起在院子里烤红薯,还说烤到外皮焦焦的最好吃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