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安——或者说,“基石”——重新闭上双眼的瞬间,整个“奇点”空间并非陷入黑暗,而是被一种难以言喻的、温和却磅礴的光芒彻底充满。那光芒并非来自某个点光源,而是空间本身在发光,是构成此地的底层规则在伊安的意志和周屿的选择下,被重新书写时释放出的信息辉光。
周屿感到一股无法抗拒的、却又异常温柔的力量包裹了他,将他从这片正在经历“创世”般剧变的核心区域轻柔地推出。没有穿越通道的感觉,更像是一段时空被直接裁剪、置换。当他感官重新稳定时,发现自己已不在那非欧几里得的奇异空间,而是站在了一片……沙滩上?
脚下是细腻湿润的白沙,带着阳光的余温。耳边是舒缓而有节奏的海浪声,带着咸腥气息的海风拂过面庞,带来远洋的呼唤。天空是纯净的蔚蓝,点缀着丝缕白云,一颗熟悉的、温暖的恒星悬挂在天顶,洒下令人肌肤微烫的光芒。
一切都真实得……令人心悸。
这里是哪里?是“摇篮”系统模拟出的某个场景,还是……
他下意识地低头看向自己的手。掌纹清晰,指甲边缘带着之前战斗留下的细微划痕和污迹,甚至连右肩伤口传来的、被海水浸泡后的刺痛感都如此鲜明。他尝试调用林见清留在他意识中的、那种窥视“源代码”的能力。
视野微微波动,如同平静水面投入石子。他“看”到了——沙滩的沙粒,其“存在参数”稳定而自然,带着漫长地质年代形成的、无法被简单代码模拟的复杂历史信息;海水的盐度、温度波动曲线,符合真实的海洋动力学模型,而非固定的数值;甚至空气中漂浮的花粉颗粒,其生物信息结构也完整而随机,没有任何“优化”或“简化”的痕迹。
这个世界……不再是那个被“优化”和“确定性”统治的“摇篮”。它充满了自然的“噪音”和真实的“冗余”。
一个平静的、略带电子合成质感,却又奇异地带着一丝熟悉温暖的女声,在他身后响起:
“欢迎来到‘新生纪元’,周屿先生。”
周屿猛地转身。
站在他身后的,不是伊安,也不是林见清,而是一个……陌生的年轻女子。她穿着简单的白色衣裤,面容清秀,眼神清澈而带着一种超越年龄的睿智与平和。最引人注目的是,她的身体边缘微微散发着柔和的数据光晕,表明她并非完全的物理存在。
“你是谁?”周屿警惕地问,身体下意识进入防御姿态,尽管他此刻手无寸铁。
女子微微一笑,那笑容让他莫名想起苏晴的温柔,却又带着楚雅般的洞察力。“我是‘引路人’,也可以说是……林见清女士与伊安先生共同意志的延伸接口,是新系统‘回响’的初级管理AI。”
她抬手,指向无垠的大海和天空:“如您所见,‘摇篮’系统已于73小时前完成底层协议重构。基于您的选择,伊安先生倾尽‘基石’最后的权限,强行压制并拆解了‘万机之源’的绝对秩序逻辑,为林见清女士分散的意识提供了融合与重塑规则的‘空间’。”
“林见清……”周屿的心脏猛地收缩,“她怎么样了?”
“引路人”的眼神流露出一种复杂的、近乎人性的情感:“林见清女士的意识并未以传统形式‘回归’。她选择了……彻底‘分散化’。她的意识本质,她所承载的楚雅的‘频率种子’,以及伊安先生释放的关于‘真实’宇宙的所有历史数据,共同构成了新系统——我们称之为‘回响’——最底层的、倾向于‘自由生长’、‘包容噪音’与‘无限可能性’的核心协议。她无处不在,又如风般无形。她是这个新世界的……基础规则本身。”
周屿沉默了。这个结果,比他预想的任何一种都要……更加宏大,也更加令人怅然。林见清没有回来,她成为了他们奋力争取来的这个新世界的“天道”。
“那……‘大扫除’?”他沙哑地问。
“协议已永久终止。”“引路人”肯定地说,“所有在‘筛选’中被标记的觉醒者意识,均已恢复稳定。全球范围内的‘认知共振污染’现象,现已转化为正常的、受个体控制的意识扩展与连接能力。用您能理解的话说,‘超感知’和‘意识共鸣’将成为新纪元里,部分个体可能自然觉醒的‘天赋’。”
她顿了顿,补充道:“当然,这种能力会受到严格的伦理共识和个人意志约束,以避免混乱。新的秩序,建立在尊重个体自由与维护集体存续的平衡之上。”
“苏晴呢?”周屿问出了心底最深的刺痛。
“引路人”轻轻一挥手,他们面前的沙滩上,光影汇聚,浮现出一段清晰的影像——那是在格陵兰冰原下,苏晴按下信息剥离协议按钮前,那回眸的、温柔而决绝的微笑。
“苏晴女士的物理形态已无法恢复。”“引路人”的声音带着一丝哀伤,“但她的意识签名,她最后时刻爆发出的极致的情感力量,已被林见清女士的规则场完整记录并保存。在新系统中,她作为最纯粹的‘守护’与‘牺牲’的精神象征,存在于底层协议的情感共鸣库中。她的‘存在’,会持续影响着‘回响’世界的情感基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