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浓时,庄子周围的玉米地像是被老天爷撒了把金粉,沉甸甸的玉米穗垂在秸秆上,金黄的颗粒饱满得快要胀开外衣。清晨的露水滴在叶片上,折射出细碎的光,连空气里都飘着股清甜的香气。
林晚秋站在田埂上,望着这一片丰收的景象,心里像揣了块暖融融的糖。从春播时的小心翼翼,到夏日常年的除草施肥,再到如今满眼的金黄,这大半年的辛苦,终究是没白费。
“晚秋姐,你看这玉米,长得比去年还好!”王大柱扛着个竹筐从地里钻出来,筐里装着刚掰下来的玉米,黄澄澄的堆得像座小山,“俺刚才数了,这一穗上就有五十多粒!”
林晚秋笑着点头:“确实不错。让大家小心些掰,别把秸秆弄断了,留着还能当柴烧。”
“知道啦!”王大柱应着,又钻进了玉米地。玉米秆比人还高,钻进里面就看不见人影,只能听到“咔嚓咔嚓”掰玉米的声音,像是在演奏一首丰收的乐曲。
陆承宇正领着几个村民往车上装玉米,他赤着膊,古铜色的脊梁上淌着汗珠,肌肉随着动作起伏,充满了力量感。林老实站在车旁,手里拿着根麻绳,仔细地把玉米捆成一束束,动作麻利又扎实。
“爹,歇会儿喝点水吧。”林晚秋提着水壶走过去,给两人各倒了一碗。
林老实接过水碗,咕咚咕咚喝了大半,抹了把嘴笑道:“不累!一看到这些玉米,浑身就有使不完的劲。想当年俺们家那几亩地,种谷子一年收不了多少,哪像现在,这玉米一亩地顶过去两亩!”
陆承宇也喝了口水,看着满车的玉米,眼里满是笑意:“等把这些玉米收完,先留够种子和口粮,剩下的就按之前说好的,分些给张家村,再挑些好的送到边关去。”
“嗯。”林晚秋点头,“赵将军派来的人应该也快到了,得提前把晾晒的场地腾出来。”
正说着,张村长带着几个村民来了,每个人都扛着工具,脸上带着喜气。“承宇,晚秋,俺们来搭把手!”
“张村长,你们咋来了?”陆承宇赶紧迎上去。
“啥话!你们收玉米,俺们能不来帮忙吗?”张村长拍着他的肩膀,“再说了,这玉米能有今天,也多亏了你们教俺们种植法子。等收完了,俺们村也请你们去喝庆功酒!”
“那感情好!”陆承宇笑着说,“正好让大家都歇歇,热闹热闹。”
人多力量大,原本要两天才能收完的玉米地,一天就收得差不多了。几十辆板车排着队往庄子里运,金灿灿的玉米堆在打谷场上,像一座座小山,看得人心里踏实。
孩子们在玉米堆旁跑来跑去,有的捡起掉落的玉米粒当弹珠玩,有的抱着小玉米穗当玩具,银铃般的笑声洒满了整个庄子。李秀才站在学堂门口,看着这热闹的景象,忍不住笑着摇头:“这要是在城里,哪能看到这样的光景。”
接下来的日子,庄子里更忙了。白天,村民们把玉米摊在打谷场上晾晒,男人们挥舞着连枷打玉米,女人们则坐在旁边剥玉米皮,孩子们也学着大人的样子,用小手剥着那些最小的玉米穗。晚上,打谷场上就挂起灯笼,陆承宇带着几个村民守夜,防止有人来偷玉米。
林晚秋和林老实则忙着处理玉米芯和秸秆。玉米芯可以用来烧火,秸秆晒干后能编草席、做饲料,就连玉米叶,王二婶都说能用来蒸馒头,带着股清香味。
“晚秋,你看这玉米芯,烧起来火特别旺,还不爱冒烟。”林老实抱着一捆玉米芯走进厨房,脸上沾着点灰,像个老顽童,“俺今天试着用它炖了锅土豆,熟得快,味道还香!”
林晚秋笑着帮他擦掉脸上的灰:“爹,您可真厉害,啥都能派上用场。”
“那是!”林老实得意地扬了扬下巴,“过日子就得精打细算,一点都不能浪费。”
这天傍晚,林晚秋正在屋里盘算着玉米的分配,忽然听到外面传来马蹄声。她走到门口一看,只见赵将军派来的亲兵领着几个士兵来了,还带着两辆马车,车上装着些布匹和盐。
“林姑娘,陆壮士呢?”为首的亲兵翻身下马,拱手问道。
“在打谷场呢。”林晚秋赶紧迎上去,“快屋里坐,我去叫他。”
“不了,俺们还有任务在身。”亲兵笑着说,“将军让俺们来拉玉米,顺便把这些东西送来,说是给村民们的奖励。”
陆承宇和张村长听到动静,也从打谷场过来了。看到车上的布匹和盐,张村长眼睛一亮:“这可真是及时雨!俺们村的盐快用完了,正愁没地方买呢!”
亲兵笑着说:“将军说了,这些玉米能解边关的燃眉之急,这点东西不算啥。等明年玉米丰收了,还有重赏呢!”
“替我们谢谢赵将军!”陆承宇拱手道,“玉米已经准备好了,都是挑的颗粒饱满的,您过目。”
亲兵跟着去打谷场看了看,满意地点点头:“很好!这些就够了,剩下的你们留着自己用。俺们明天一早就装车出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