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睦镇,寒风带着几分凛冽,却吹不散集市上的热闹。连心桥上,往来的村民依旧络绎不绝,有的推着装满冬储蔬菜的独轮车,有的扛着刚砍的木柴,还有的牵着牛羊,准备去对岸的村子交易。灵睦镇的医馆里,周先生正带着王互助和几个学徒整理草药,突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从远处传来,打破了灵睦镇的宁静。
“陆当家!陆当家!有远方的信使来了!”村口的守卫一边往集市跑,一边大声呼喊。正在盐井查看盐场的陆承宇听到呼喊,心里一紧——远方的信使,通常意味着有重要的消息,或是好消息,或是坏消息。他赶紧放下手里的活,快步朝着村口走去。
来到村口,只见一个穿着风尘仆仆的信使,骑着一匹疲惫的骏马,马背上挂着一个鼓鼓的布袋,布袋上还印着一个陌生的官府印记。信使看到陆承宇,赶紧从马背上跳下来,顾不上擦去脸上的灰尘,双手递过一封用火漆封口的书信:“您是灵睦镇的陆当家吧?这是从千里之外的云州寄来的书信,说是给您的,还有一份给府城知府大人的公文,我顺路带来了。”
陆承宇接过书信,只见信封上的字迹工整,却透着几分急切,落款处写着“云州 苏文渊”。“苏文渊?”陆承宇皱着眉,在脑海里搜寻这个名字,却一点印象都没有,“我不认识这个人,他怎么会给我寄信?”
信使笑着说:“这位苏大人是云州的知府,他说半年前,有个从灵睦镇去云州的商人,向他介绍了灵睦镇的互助模式,还说灵睦镇的村民团结互助,日子过得红火。苏大人很受启发,这次写信给您,是想向您请教互助社的经验,还说如果方便,希望能派几个人去云州指导他们建立互助社。”
陆承宇恍然大悟——半年前,确实有个从府城去云州的商人,路过灵睦镇时,被灵睦镇的互助模式吸引,在灵睦镇停留了几天,详细了解了互助社的运作方式,没想到他竟然把灵睦镇的故事带到了千里之外的云州。
“辛苦你了,信使!快进镇里歇歇,喝杯热茶!”陆承宇赶紧招呼信使,“林晚秋,你去给信使准备些热饭和热水,再找个地方让他和马匹歇歇。”
林晚秋刚从暖棚回来,听到消息,赶紧点头:“好!我这就去准备!”
陆承宇拿着书信,快步来到集市的暖棚里,召集周先生、李二狗、陈老三等人,还有灵睦镇的各村村长。“大家看,这是千里之外的云州知府寄来的书信,想向咱们灵睦镇请教互助社的经验,还希望咱们能派几个人去云州指导他们建互助社。”陆承宇把书信递给大家传阅,语气里满是感慨,“咱们灵睦镇的互助模式,竟然传到千里之外了!”
暖棚里瞬间热闹起来。李二狗激动地说:“真的假的?千里之外的人都知道咱们灵睦镇了?这也太厉害了!”陈老三也点头:“是啊!咱们的互助模式能帮到更多人,是好事啊!”
周先生接过书信,仔细看了一遍,笑着说:“这位苏知府是个为民着想的好官啊!云州那边据说常年有旱灾,百姓日子过得苦,要是能建立互助社,肯定能帮他们不少忙。咱们应该帮他们!”
可也有村长提出了顾虑:“云州离咱们灵睦镇千里之遥,路上肯定很危险,而且咱们对那边的情况一点都不了解,派谁去啊?去了要是出了事怎么办?”
林晚秋也轻声说:“是啊,路上不仅有山贼,还有可能遇到恶劣天气,而且咱们灵睦镇现在正是冬储的关键时候,要是派核心成员去,会不会影响灵睦镇的运作?”
大家的顾虑不是没有道理,陆承宇沉思片刻,说:“派谁去的问题,咱们可以商量着定,要选那些有经验、能吃苦、懂互助社运作的人;至于路上的安全,咱们可以让信使带路,再准备些干粮、草药和防身的武器;灵睦镇的运作,有咱们大家在,肯定能维持好。最重要的是,咱们的互助精神,就是要互帮互助,既然云州的百姓有需要,咱们就不能推辞。”
大家纷纷点头,觉得陆承宇说得有道理。接下来,大家开始商量派谁去云州。李二狗第一个举手:“我去!我力气大,能保护大家,而且我跟着您一起建立互助社,对互助社的运作也熟悉!”
陈老三也说:“我也去!我懂种地和养殖,去了能教他们怎么发展生产,而且我还会一些防身的功夫,路上也能帮上忙。”
周先生笑着说:“我也去吧!我懂医术,路上要是有人生病,我能及时处理,而且我还能把咱们的草药知识和防疫经验教给云州的百姓,帮他们更好地应对灾荒。”
陆承宇看着大家,心里满是感动:“好!那就麻烦周先生、李二狗和陈老三你们三位了!你们一定要注意安全,有什么困难,及时想办法解决,要是实在不行,就先回来,咱们再想别的办法。”
林晚秋赶紧说:“我这就去给你们准备路上的干粮和草药,再准备些厚实的衣服,路上冷,别冻着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