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睦镇的梯田里金黄一片,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稻秆,灵江岸边的柳树随风摇曳,堤坝上的巡查队依旧每日往返,守护着这片安宁。这天清晨,连心桥的方向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几个衣着朴素的村民推着独轮车,神色焦急地朝着灵睦镇集市赶来,为首的正是邻村清溪村的村长赵老实。
“陆当家!陆当家在吗?”赵老实刚到集市,就大声呼喊,额头上满是汗水,“我们清溪村遇到大麻烦了,想请灵睦镇帮帮忙!”
正在查看谷仓的陆承宇听到呼喊,赶紧迎了上去:“赵村长,别急,有话慢慢说,到底出什么事了?”
赵老实擦了擦汗,语气急促地说:“咱们这一带最近总下秋雨,清溪村后的山体出现了滑坡,把村里的引水渠给冲垮了!现在村里断了水,田里的庄稼也快干死了,村民们急得团团转,实在没办法,才来求你们帮忙!”
陆承宇心里一紧——清溪村在灵睦镇上游,两村隔江相望,平日里虽有往来,却从未有过大规模互助。如今清溪村断水,若不及时解决,不仅会影响他们的收成,甚至可能引发更多灾情。“赵村长,你先别急,引水渠冲垮了,咱们可以一起修!”陆承宇当即决定,召集核心成员,商量帮扶清溪村的对策。
暖棚里,众人听完赵老实的讲述,都陷入了沉思。李二狗率先开口:“修引水渠需要大量的人力和工具,咱们灵睦镇刚忙完秋收,人手倒是充足,可清溪村的地形咱们不熟,怕是不好规划。”
老秦则皱着眉说:“秋雨连绵,山体还不稳定,修引水渠的时候,得先加固山体,不然还会出现滑坡,到时候不仅白忙活,还可能伤到人。”
周先生也担忧地说:“清溪村断水这么久,村民们可能会喝生水,容易引发疫病,咱们还得准备些防疫草药,帮他们做好卫生防护。”
林晚秋轻声说:“咱们可以分两步走:第一步,先派懂水利的人去清溪村勘察,规划新的引水渠路线;第二步,组织人力和物资,帮他们修渠、送水,同时做好防疫工作。毕竟都是邻村,互相帮忙是应该的。”
陆承宇点点头,当即分配任务:老秦熟悉地形和水利,负责带领几个有经验的村民去清溪村勘察,规划引水渠;李二狗组织青壮年村民,准备铁锹、锄头和加固山体的木桩、沙袋,随时准备出发;周先生带着医馆学徒,整理防疫草药和干净的饮用水,送到清溪村;林晚秋则组织妇人们,准备干粮和衣物,给帮忙修渠的村民和清溪村的百姓送去。
赵老实看着众人有条不紊地安排,激动得眼眶发红:“陆当家,真是太谢谢你们了!要是没有灵睦镇帮忙,我们清溪村这次真的要完了!”
“赵村长客气了,邻里之间互相帮扶是应该的。”陆承宇拍了拍他的肩膀,“咱们现在就出发,争取早日修好引水渠,解决清溪村的缺水问题。”
当天下午,老秦就带着勘察队来到清溪村。村子后山的滑坡现场一片狼藉,原本的引水渠被泥沙和石块填满,山体上还有不少松动的岩石,随时可能再次滑坡。“咱们得先在山体周围打桩,用沙袋加固,防止继续滑坡,再重新规划引水渠的路线,从上游的山泉引水,这样更稳定。”老秦一边勘察,一边对身边的村民说,还在地上画出了详细的示意图。
与此同时,李二狗带着两百多名青壮年村民,推着装满工具和物资的独轮车,沿着连心桥来到清溪村。看到滑坡现场的景象,村民们都惊呆了,却没有一个人退缩。“大家加把劲!先加固山体,再修引水渠,早点让清溪村的百姓用上水!”李二狗大声呼喊,率先拿起铁锹,开始清理滑坡现场的泥沙。
周先生则带着医馆学徒,把防疫草药和饮用水送到清溪村的每户村民家里。“大家千万别喝生水,把这些草药煮水喝,能预防疫病。”周先生一边分发草药,一边教村民们如何消毒,“要是有人生病,随时来找我,咱们免费诊治。”
林晚秋组织的妇人们也没闲着,她们在清溪村的空地上搭起了临时灶台,熬制热粥和姜汤,给修渠的村民们补充体力。“大家辛苦了,喝碗热粥暖暖身子!”林晚秋把热粥递到村民手里,看着他们满是泥污的双手,眼里满是心疼。
修引水渠的过程异常艰难。秋雨不停,山路湿滑,村民们踩着泥泞,一边加固山体,一边挖掘新的引水渠。有的村民手被铁锹磨破,鲜血直流,却只是简单包扎一下,继续干活;有的村民不小心滑倒在泥水里,爬起来后顾不上擦拭,又投入到工作中。
清溪村的村民们也被灵睦镇的举动感动,纷纷加入修渠队伍。赵老实带着村里的青壮年,和灵睦镇的村民们一起挖掘水渠;村里的老人和孩子则帮忙搬运沙袋、传递工具,就连平日里足不出户的妇人,也主动去临时灶台帮忙,给大家做饭、送水。
“以前总听说灵睦镇的互助精神,今天才算真正见识到了!”清溪村的一个村民一边挖渠,一边感慨,“等引水渠修好了,咱们清溪村也要向灵睦镇学习,团结互助,把日子过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