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儒笑着解释道:“眼下我军三万,袁绍在河内的兵马最多两万。”
“他还要防赵浮的兵马,必不敢领兵来与我等交战。”
“也就是说我等兵马来了河内,袁绍对韩馥的震慑便成为了虚设。”
“且张辽将军大军不日便到此地,我军兵马是袁绍兵马倍之,谅他袁绍不敢与我等交战。”
李儒说完,笑着对华雄点点头。
“原来如此!”
华雄兴奋地点点头。
又嚣张道:“不过如此看来,就算我等没有文远的援军,袁绍也不敢与我等交战了啊!”
“然也!”
李儒笑着点点头,开口道:“他袁绍应该要考虑撤军离开河内了。”
徐晃摸着胡须笑道:“袁绍离开河内,主公顺势占据河内。上谋冀州或并州,主公大业可成啊!”
曹性同样笑着点点头。
三日后。
共县县府大堂。
袁绍满脸阴沉地看着站在堂中间一脸污渍的王匡。
他是真没想到王匡那么无能。
人家都快攻破城门了还在睡觉,睡醒后更是直接带人逃跑。
逃跑到怀县了不想着组织人马对抗,反而直接逃来了这里。
蠢材啊!
这王匡还真是蠢材啊!
他心中暗骂不止。
“主公!”
文丑率先站出来请命道:“曹性如此狂妄,让末将领兵前往怀县,定取曹性人头献给主公。”
许攸沉吟道:“曹性武艺不凡,麾下兵马不下于我等,其身边更是有知兵之人。”
“眼下我们目标当放在冀州,若是与曹性交战,损兵折将不说,恐得不偿失。”
“若是曹性邀赵浮出兵,我等首尾难顾必然战败。”
袁绍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轻声道:“为之奈何?”
“等!”
逢纪立即站了出来。
“等?”袁绍看向逢纪,眉头微皱。
“不错,就是等。”逢纪郑重的对着袁绍点点头。
他又继续开口:“等黑山的消息,等公孙瓒的消息。”
袁绍微微皱眉,担忧道:“曹性不会攻打我军后方?”
逢纪提议道:“可让一位大将领兵五千前往修武,如此我等也不用担忧曹性。”
袁绍也不直接表示同意,毕竟事关重大,还是要问问其他谋士的。
于是他看向许攸郭图等人,询问道:“诸位以为何如?”
许攸轻轻点头:“我们要谋韩馥,确实需要继续等待。”
“属下附议!”
“属下附议!”
在郭图说完附议后众人也跟着抱拳。
“嗯!”
袁绍微微点头,看向众将,吩咐道:“如此......文丑领兵五千前往修武。”
“诺!”
文丑兴奋地重重抱拳。
逢纪见状眉头一皱,叮嘱道:“文将军切记不可主动出兵与曹性交战,只要守城即可。”
“先生放心!”
文丑笑着点点头。
他说完,对着袁绍抱了抱拳,转身离开。
袁绍看着文丑的背影,若有所思。
众人也不再继续发言,各自想着事情。
......
“主公,眼下我们就等着袁绍自己带兵离开河内就行。”
怀县县府后堂,李儒一脸笑意的对着曹性说道。
“嗯!”
曹性也是面带笑容,看着台下坐着的张辽徐晃华雄三员大将,他满意地点点头。
现在张辽也来到怀县。
加上随戏忠去邺城的徐荣,在这里的良将可以说就是三人,华雄也算勇将,倒也不惧这些敌人。
只是文士还是少了些。
要是身边还有两个谋士,那就更稳妥了。
“既然眼下为观望之势,某意先谋上党,诸位以为何如?”
曹性忽然笑吟吟的看着众人。
“上党?”
李儒眉头一皱,他诧异地看着曹性。
不知道为啥自家主公会想着先谋上党。
张辽却是有些兴奋。
上党是并州治下,主公和自己都是并州人。
先谋并州似乎也可以。
“不错,就是上党。”曹性认真地点点头。
李儒面带愁色道:“上党易守难攻,有壶关天险,长子县同样易守难攻,我们要谋上党恐怕不易啊!”
“哈!”
曹性笑了一笑,一脸智计道:“文优,某乃长子县人,眼下某拥兵十余万,长子县不少世家必然更喜某。而杨丑此人,更是颇识时务啊!”
“哦?”
李儒眼中一亮,喜道:“主公之意?内应?”
“然也!”
曹性笑着点点头:“张扬此人忠厚仁慈,其对部下太过宽容,如此谋之则易。”
“城中陈家和刘家与我曹家交好,可联其相助。”
“再以杨丑谋划张扬,或可使杨丑擒张扬献于某啊!”
“主公!”
李儒闻言,有些兴奋,他自信道:“若杨丑当真非忠义之士,属下可说服杨丑擒张扬。”
“至于陈刘两家,或不用亦足以破上党。”
曹性眨了眨眼睛,苦笑道:“嗯,辛苦文优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