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瞅着天开始变热,宫里各院都开始用起冰来。
承乾宫的小厨房里,泠雪正指挥着宫女把新磨的藕粉用冰镇过的泉水调开,加上一勺桂花蜜,搅和成半透明的糊糊,看着就清凉。
“娘娘,华妃娘娘宫里的颂芝姑娘来了,说是送些新到的荔枝冰碗来。”
琥珀掀帘子进来禀报。
泠雪头也没抬,拿着小银勺慢慢搅着藕粉:
“让她放外头吧,天热,别端进来了,免得化了糟蹋东西。替本宫谢谢她主子。”
琥珀应声去了。没多会儿又回来,脸上带着点无奈的笑:
“娘娘,颂芝姑娘说,华妃娘娘还让带句话,问您下午得空不,想来找您说话,顺便……尝尝新做的樱桃毕罗。”
泠雪闻言,手上动作顿了顿,嘴角弯了弯:
“她倒是会挑时候。跟她说,本宫下午要睡觉,让她申时再来吧,顺便把齐妃前儿送的那碟子茯苓糕带来,就说本宫想吃她宫里的口味了。”
“是。”
琥珀抿嘴一笑,知道自家娘娘这是故意指使华妃跑腿,省得她来得太早。
打发走了华妃那边的人,泠雪慢悠悠地吃完那碗冰藕粉,觉得浑身舒坦了些。
她拿起旁边针线篮里做了一半的、给弘晖的布老虎,虽然弘晖已经过了玩这东西的年龄了,但泠雪对做这种小东西很感兴趣,所以弘晖每次都会开心地收下。
泠雪有一针没一针地缝着,心里却琢磨着别的事。
端妃齐月宾处。
屋里门窗都敞着,却没什么风,闷得人心里发慌。
端妃只穿了件浅绿色的素绸衫子,靠在窗下的竹榻上,手里摇着一把团扇,脸色比平时更苍白几分。她跟前站着的心腹宫女吉祥,正低声回着话。
“奴婢打听了,甄常在这些日子,除了每日按例去皇后娘娘宫中请安,偶尔去御花园散心,多半都待在永和宫自己屋里看书习字,并不常与其他人往来。倒是华妃娘娘,前几日在御花园碰见甄常在,又寻由头刺了几句,左不过就那么几个理由。”
端妃闭着眼,缓缓摇着扇子,声音轻飘飘的:
“华妃那个性子,眼里容不得沙子,看到比自己漂亮的就不爽快。甄嬛……是个聪明人,懂得藏锋。”
吉祥凑近些,声音压得更低:
“娘娘,您看咱们是不是递个话儿过去?长春宫那位(齐妃)是个没成算的,甄常在那里,怕是日子也不太好过。若是能……”
端妃睁开眼,眸子里一片沉静却带着凉意:
“不急。火候还没到。得等她……真正被逼到墙角,才知道谁伸出的手是暖的。”
她顿了顿,又问:
“昭贵妃那边……近日可有什么动静?”
“昭贵妃娘娘还是老样子,不是在承乾宫歇着,就是去找皇后娘娘说话,偶尔华妃娘娘去闹她。对了,前儿内务府往华妃娘娘的庄子上拨了一批笔墨,说是皇上默许的,好像跟庄子上教丫头们识字有关。”
端妃眼中闪过一丝极淡的讶异,随即了然:
“是她会做的事。”
她重新闭上眼。
“由着她去吧。咱们……且看咱们的戏。”
甄嬛处。
甄嬛只穿了件浅碧色的家常衫,坐在窗前临帖。
天热,她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却浑然不觉。流朱在一旁打着扇子,看着自家小主沉静的侧脸,心里却替她着急。
“小主,华妃娘娘也忒欺负人了,还有齐妃娘娘,整日阴阳怪气的,咱们这日子……”
流朱忍不住嘟囔。
甄嬛笔下不停,声音平静:
“慎言。隔墙有耳。”
她写完最后一个字,才放下笔:
“华妃娘娘身份尊贵,说几句便说几句。齐妃娘娘是主位,咱们恭敬着便是。眼下最要紧的,是稳得住。”
槿汐端了碗绿豆汤进来,闻言接口道:
“小主说得是。只是长久这般,终究不是办法。这宫里,单打独斗是走不远的。”
甄嬛接过绿豆汤,用小勺慢慢搅着,眼神幽深:
“我知道。只是……该靠向哪边,得看清楚。皇后娘娘宽和,但中宫之位,牵一发而动全身。华妃娘娘势大,却树敌太多,性子也太急……”
她顿了顿,没有说下去。那个让人看不透的昭贵妃,她不敢轻易揣测。
正说着,外面小太监禀报:
“小主,端妃娘娘宫里的吉祥姐姐来了,说是端妃娘娘偶得了一罐上好的庐山云雾,想着天热,让小主拿去沏茶解暑。”
甄嬛心中一动,与槿汐交换了一个眼神。
端妃?这位常年抱病、几乎不出宫门的人,为何突然向她示好?
她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衫,迎了出去。吉祥是个面容沉静的宫女,规矩地行了个礼,递上一个精致的青瓷茶叶罐:
“奴婢给甄常在请安。我们娘娘说,茶不是什么稀罕物,只是难得今年的新茶,口感清冽,望小主别嫌弃。”
甄嬛连忙接过,温言道:
“端妃娘娘太客气了,臣妾愧不敢当。请姐姐代我谢过娘娘美意,改日必当亲自去给娘娘请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