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的稻菱混种田裹着一股潮湿的腐叶气,东平湖的水漫过田埂,刚抽穗的水稻半浸在水里,稻叶上爬满了淡褐色的稻飞虱——像撒了把细沙,一碰到稻穗就簌簌乱跳,有的稻穗已经被吸得干瘪发黄,垂在水里;水面上的菱角藤更惨,叶片被咬得满是破洞,刚结的小菱角挂着虫粪,沉在水面下,捞上来一捏就软塌塌地流汁。
乔郓蹲在田埂边,指尖划过稻叶,稻飞虱立刻跳满手背,轻轻一捻就爆出墨绿色的汁液:“这是‘褐飞虱’,专吸水稻的汁液,”他对身边的老农户张老爹道,“一天能繁殖一代,三天就能把一片稻田吸枯,您看这水,漫过稻根三寸,再泡两天,根就烂了——吴六把湖口的水闸锁了,不放水也不排水,故意让田淹着。”
张老爹手里攥着一把断成两截的稻穗,指缝里还沾着湖泥,他的蓑衣破了个大洞,露出里面打补丁的粗布衫:“俺家三亩稻菱田,去年就因为淹水没收成,今年开春借了吴记粮行的‘抗涝稻种’,说好秋收还两成,结果种下去才发现是普通种——吴六说‘淹水是天意’,让俺们买他的‘排水药’,其实就是掺了水的石灰,撒在田里连虫都杀不死,俺没钱买,只能看着稻子泡在水里烂。”他说着,往田边的杉木渔船瞥了一眼,船里坐着他六岁的孙女丫丫,正拿着竹筛捞菱角,筛子里只有几个带虫眼的小菱角,丫丫瘪着嘴,眼泪在眼眶里打转:“爷爷,今天还是没好菱角,奶奶的药钱怎么办呀?”
王月瑶推着一台“稻菱防虫点播耧”走过来,枣木车架裹着一层防水的桐油,车轮改成了宽扁的木轮,能在泥水里稳当行走,前端装着带细网的“飞虱捕捉器”——网眼比稻飞虱还小,推过稻田时能粘住虫,后端的播种斗分两层:上层播经苏婉药浸的抗涝稻种,下层撒掺了浮萍粉的草木灰(东平多浮萍,浮萍的黏液能粘住飞虱卵),最特别的是车架旁挂着个小铜桶,里面装着苏婉熬的药,能通过细管滴进水里,不污染菱角藤。“刚才去湖口看了,”她擦了擦脸上的水珠,木轮上还沾着湖泥,“吴六和县衙的水利吏员李茂勾结,把朝廷拨的‘修闸款’私分了,湖口的水闸早该修了,现在关不严也开不全,他还让梁山的‘出洞蛟’童威派二十个水贼看着,谁要是敢私自开闸,就把谁家的渔船凿沉。”
苏婉提着药箱快步走来,药箱外裹着防水的油布,她拿出两个陶罐:一个装着淡绿色的“驱虱膏”,罐口沾着浮萍碎,另一个是淡黄色的“壮根液”,里面飘着切碎的芦苇根——“这驱虱膏用浮萍、苦参和硫磺熬的,能溶于水,撒在田里既杀飞虱,又不伤菱角;壮根液加了藕粉和骨粉,浇在稻根上,能让泡烂的根重新长须,还能让菱角藤更壮。”她蹲下身,用木勺舀了点驱虱膏倒进田里,淡绿色的膏液在水面散开,稻飞虱立刻慌了神,有的跳着跳着就沉了下去,“得先把烂稻根和虫菱角捞上来,堆在田边晒干烧了,不然病菌会跟着水扩散。”
乔郓激活信息探查扫过稻菱田和湖口:
【作物:东平水稻+菱角(稻飞虱感染率85%,水稻烂根率40%,菱角减产75%,预计总损失80%)】
【核心冲突:吴六垄断抗涝种苗(假种抬价180%)+ 李茂私分修闸款(挪用朝廷拨款60两)+ 勾结梁山童威(二流武师中游,擅长水战,水贼多为东平渔民,家人在湖边居住,因“欠薪”被迫效力)】
【智斗关键:吴六每周四清晨开闸放水半个时辰(趁机运假种苗),水闸钥匙藏在粮行后院的鱼篓里;童威的水贼靠渔船作案,东平农户多是船工出身,划船技术比水贼好;湖口下游有片芦苇荡,适合设“水障”】
【石勇适配:擅长陆地追踪与水上辅助(镖局时期学过“锚钩术”),流星锤缠防水麻绳后可勾住水贼船锚,配合农户渔船围堵;武力上可牵制童威(童威水战强,但陆地近战不如流星锤灵活)】
【主角状态:体质50(高级武师初期),全程以“水情利用+船工配合+攻心”为主,仅在水贼威胁农户时出手,不主动开战】
“按计划来,借水势、靠船工、破囤种,”乔郓召集团队与石勇围在渔船边,声音压得低却清晰,“林砚,你去粮行后院——吴六的鱼篓藏在灶台边,钥匙用鱼线系着挂在篓底,你趁他做饭时偷出来,别惊动他;陈先生,你联系湖边的船工,就说吴六要凿沉大家的船,让每户出一个人,带着渔船在芦苇荡待命,等放水时堵他的种苗船;赵虎,你带护院帮农户捞烂稻根,顺便在湖口上游的水渠里埋‘药包’——把驱虱膏装在纱布袋里,放水时膏液会顺着水流进田;苏婉,你多熬驱虱膏,装在竹筒里,分给船工,遇到水贼船就扔进去;王月瑶,你把点播耧的捕捉器网眼再调小,帮农户粘飞虱,顺便教大家怎么用耧车在水田里播种;石勇,你把流星锤缠上防水麻绳,等会儿去芦苇荡,用锤链勾水贼的船锚,别让他们跑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