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那边的观影。
但是因为后世的事,具体来讲其实让普通老百姓看意义不大,反而因为生产力跟上而带来的一系列变化,对于大秦的治理而言反而是一种负担。
所以决定更改成进入空间之后观影。
人选就划范围在嬴炎那个时空以及之前的,所有在历史上留过名的人观影。
另外,看过之前应该都知道,本人对儒家不算太友好。)
秦蛮蛮谈完了秦太宗麾下臣子之后,原本是要再次讲大秦四将的,可是不知道怎么回事,天幕突然又发出了那种滋滋声,蓦然消散。
天幕下的众人:“???”
咋了?咋了?发生什么事了这是?
天幕的突然出现尚且没有造成太多的恐慌,那这天幕的消失就更不可能引起恐慌了。
短暂的停滞了小半个时辰,大家就各自干各自的事了。
除了韩信和项羽非常不满。
不是!为什么单单谈到大秦四将就这么停了??
大秦四将现如今最具参考性的就是白起了——他死的最早。
至于兵仙?
他还年轻,对照着他参考这不是闹吗?
两位顶级将领的牢骚没发出去,或者说就算说出来也没用。
他们再全能也不能把天幕重新拽下来吧?!
此处点名项羽——老子要是有这本事,还轮得到秦始皇在上面坐着??
骂骂咧咧然后被族人捂住.jpg
嬴政召见了项家的族人,项梁和项羽。
他们一个是现如今项家的话事人,一个是未来的军法巅峰之一。
值得帝王的亲自召见。
尽管不少人劝阻:“陛下!这不合适!万一项羽突然情绪失控之类……”
嬴政大手一挥:“无妨,那太子提前上位即可。”
臣子们:“?”
陛下!您老人家这是喝假酒了吧?
事实证明,项羽能和秦太宗玩到一块,还是很聪明的,他只是在历史上留名的那一批人当中位列智商低谷而已。
当庭刺杀皇帝这种事根本做不出来。
同时,嬴炎和项羽这对天幕上的“死对头”也第一次相见。
项梁的注意力主要在上首的帝王身上,项羽的注意力则是主要在嬴炎身上。
而刚好,嬴炎也在看着他。
二人隔着人群对视。
项羽想:还真是……比起天幕上的更加……好看?不对!他在想什么奇奇怪怪的事?
项羽觉得自己疯了。
接下来的好一段时间,一直到离开咸阳宫,项羽一直不在状态。
项梁问:“羽,想什么如此分神?”
项羽怏怏的岔开话题:“叔父,你说太子未来会给我封什么侯?”
他和韩信这两位猛将,一定是留给下一任帝王施恩的。秦始皇根本就不会太过重用他们,免得让下一任帝王封无可封。
这和帝王心胸如何无关——是难以避免的。
也刚好,韩信和项羽都还没成长起来,还需要一定的成长期。真正成长起来了,那下一任帝王也就不远了。
项梁:“这么自信能封侯?”
项羽:“当然!!”
……
天幕过后,大秦从上到下,都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皇后、太子的典礼册封完了之后,太子持着秦王辘轳剑先斩后奏,在大秦的地界上从南杀到北,从上杀到下。
一点一点将大秦的毒瘤连根拔起。
四年之内,杀的人头滚滚。
偏偏有天幕在前,黔首一听太子杀人了,马上先入为主——一定是那些被杀的人有错!!
一点撺掇怂恿起来造反的机会都没有。
就离谱!!
太子嬴炎再次回到咸阳的时候,威势已经非常可观,一见到人,仿佛就看到了滚滚白骨。
一身红衣也像是阎王索命。
当天晚上,太子爷嬴炎来到了一个莫名的空间,四周都是白茫茫的白雾。
雾中朦胧之间出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呆呆?”
——是父皇。
嬴炎:“……是。”父皇到底为什么也叫这个小名了??!!
嬴政皱眉:坏了,皇帝和太子都在这里,那大秦怎么办??!!
短时间也就罢了,时间一长不出问题才有假。
嬴炎似乎也看出来父皇的担忧:“阿父,没事。大不了再打一遍,总归不会让大秦旁落的。”
嬴政:还不如不安慰。
按照一道光线的指引,父子二人剥开云雾上前,终于又见到了更多的人。
眼熟的,面生的。
面生的比较多。
熟人聚在一起交谈,一群人只能各自自我介绍。
其中——
各个门派的始祖聚在一起侃侃而谈。
叔孙通问孔子一些关于论语真正意思的问题,并且表示:“现如今任何学派的一句话都不能有第二种意思,否则歧义的那一个直接会被贬下狱拉出去修渠去了。”
并且委婉建议:我只是想知道真正意思是什么,如果你们有意见的话,还是建议和秦太子吵一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