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放区的死寂,如今听在霍无夜耳中,却充满了无形的声音——那是无数监控协议运行时产生的、近乎幻觉的底层嗡鸣,是“变量保护条例”系统无声的注视与记录。每一次伪装气旋的能量流转,每一次模拟出的情感波动,都仿佛在无数个冰冷的评估表格上留下痕迹。
“共情能力:B+(基于样本12号交互事件,后续观察)” “剧情冲突潜力:A-(毁灭倾向清晰,守护目标明确)” “稳定性:C(能量波动模拟‘不可控’,需持续观测)” “观众吸引力预测(算法v7.3):待定(需更多行为数据)”
纯白之光将推演出的、可能正被评估的指标列表无声地展示给霍无夜。每一个字母和数字都像烙铁,烫在他的意志之上。他不再是单纯的逃亡者,他成了实验室里被贴上标签、记录行为的小白鼠,甚至还要被预测所谓的“观众吸引力”!
这种无孔不入的驯化压力,比直面刀锋更令人窒息。他必须时刻扮演,时刻计算,每一个反应都要权衡是否“符合人设”又能“提升评分”,避免触发负面评估。那副“守护者”的枷锁,越来越沉重,几乎要勒入灵魂。
纯白之光的光芒也显得有些滞涩。维持这种极致伪装和应对无形评估,对它的计算力是巨大的消耗。它内部,雪帝的秩序性在对抗着系统评估的扭曲规则,古月娜的空白性在艰难地模拟着“自然”的情感反馈,霍雨浩的守护执念则绷紧到极限,既是人设的核心,也是防止霍无夜彻底迷失的最后保险丝。
然而,在这令人绝望的驯化氛围中,那个利用低优先级清理子协议漏洞的疯狂计划,成了他们唯一的光亮,唯一的解毒剂。
所有窃取来的计算力,所有未被监控瞬间的间隙,都被投入到对这个漏洞的疯狂推演中。
“关键点…在于‘无限接近已归档残留’的状态模拟…”霍无夜的意志在伪装下冰冷运转,“…需要找到一个‘临界点’…既能骗过子协议的校验…又不至于真正触发主协议的清理…”
“需要…构建一个‘沙盒’…”纯白之光回应,“…模拟协议运行环境…进行测试…”
但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他们身处“作者”的系统内部,任何大规模的模拟测试都可能立刻引来监测。他们需要的是一个绝对隐蔽、甚至能暂时屏蔽“作者”感知的试验场。
霍无夜的意志再次投向流放区。他的目光锁定了那些最为混乱、法则冲突最剧烈、甚至连空间结构都如同乱麻的区域。这些地方,“协议”的掌控力相对最弱,监控也可能存在盲点。
他操控着伪装气旋,缓缓靠近一片如同亿万破碎镜面同时疯狂旋转、折射出无数光怪陆离悖论景象的区域。这里的空间极其不稳定,偶尔甚至会有细小的、自我产生又自我湮灭的微型时空裂缝闪现。
“这里…规则扰动足以…干扰部分低层级监测…”纯白之光分析道,“…但极其危险…一旦被卷入悖论漩涡…可能引发逻辑崩溃…”
“足够。”霍无夜没有丝毫犹豫。危险已是常态。
他分出一缕比发丝还要纤细的、几乎不含任何自身意志标记的混沌源火能量丝线,小心翼翼地探入那片疯狂的镜面漩涡边缘。
他并非要直接测试漏洞,而是要做更基础的事情——窃取“协议”运行产生的、最底层的“噪音”。
就像黑客通过监听CPU的电磁泄漏来获取信息一样,他需要收集这片混乱之地中,“协议”为了维持基本稳定而不断进行微调时产生的、那些被视为无用垃圾的底层数据流废料。
这个过程枯燥而极致精细。能量丝线如同最敏感的麦克风,在疯狂的环境噪音中,捕捉着那些极其微弱、转瞬即逝的协议微调信号。
纯白之光则全力运转,如同一个巨大的过滤器,从海量的无用信息中,分离、提取出那些带有协议运行特征的数据碎片。
时间一点点流逝。伪装气旋维持着表面的平静,内部却进行着超高强度的信息窃取和处理。
终于,在无数次尝试后,他们收集到了足够多的、杂乱无章的底层协议“噪音”。
“开始…重构…”纯白之光的光芒集中起来,开始以这些数据碎片为原料,结合之前窃取到的协议模型,在内部构建一个极度简化的、小范围的协议运行模拟环境——一个存在于他们意识之间的、“作者”无法感知的微型沙盒!
沙盒内,法则流转,协议以简化形式运行。霍无夜将一缕微乎其微的、模拟成“已归档残留”状态的意念注入其中。
【滋…检测到低优先级残留…校验中…】 沙盒内响起了模拟出的、呆板的协议提示音。 【校验通过…执行清理子协议…】
模拟的净化光束落下,将那缕意念抹除。
失败。校验太容易通过,无法制造延迟。
霍无夜不断调整着模拟意念的状态,让它处于“已归档”与“未归档”、“有价值”与“无价值”的模糊边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