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小比初鸣隐真芒
外门小比的日子,在众多弟子的期盼与紧张中如期而至。主峰下的广场上人头攒动,气氛热烈。斗法、灵植、炼丹三大项的比试区域划分明确,各自围满了观战的人群。
林阳径直走向炼丹比试区。此处已整齐摆放着数十个统一制式的丹炉,旁边小几上放着三份相同的药材。主持炼丹比试的,依旧是陈炼丹师和几位丹霞峰执事,柳长老也端坐于观礼席上。
孙淼早已到场,被一群拥趸环绕,意气风发,看向林阳的目光带着毫不掩饰的冷意。李魁等人也在场,见到林阳,微微点头示意,眼神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
陈炼丹师宣布规则:限时两个时辰,炼制“凝液丹”。这是一种比回气散难度稍高、用于快速恢复少量神识消耗的丹药,成丹率普遍不高,正适合检验学徒的真实水平。
听到是凝液丹,不少学徒面露难色。孙淼却嘴角微翘,似乎胸有成竹。林阳心中了然,看来孙淼早已得到消息,提前做了针对性练习。
比试开始,众人纷纷开炉生火。林阳不慌不忙,按照自己的节奏处理药材。他并未动用《青木丹经》中的高深技巧,而是将青木真人关于药性平衡、火候细腻调控的基础心得发挥出来,手法沉稳老练,与周围或急躁或生涩的学徒形成对比。
孙淼果然准备充分,动作行云流水,很快便完成了药材提纯,进入融合阶段,引来一片低呼。他甚至还有余暇瞥了林阳一眼,带着挑衅。
林阳恍若未觉,全心沉浸在炼丹中。然而,就在他即将进行药液融合的关键时刻,异变再生!他敏锐地察觉到,自己丹炉下的地火火力,似乎比正常情况微弱了一丝,且稳定性下降!若非他感知敏锐,几乎难以发现!
“又是这种伎俩……”林阳眼神一冷。不用猜,定是孙淼或其党羽在阵法上做了手脚,想让他因火候不足而融合失败。此举比直接炸炉更隐蔽,也更阴毒。
若是以前,林阳或许会有些棘手。但此刻,他心中冷笑。他并未声张,也未尝试去调整那被做了手脚的地火阀门——那只会打草惊蛇且未必有效。而是悄然运转《青木诀》,将一丝精纯的木属性灵力,以《青木丹经》中记载的一种隐秘法门,缓缓渡入丹炉之内。
这丝灵力并非用来强行助燃,而是如同润滑剂般,浸润到即将融合的药液之中,增强其本身的活性和凝聚力,降低对纯粹火候的依赖。同时,他凭借残玉那微弱的感知增幅,更加精准地把握着炉内药液每一分细微变化,将有限而不稳的火力利用到极致。
在外人看来,林阳这边的丹火似乎比旁人稍弱,他的动作也更加缓慢谨慎,仿佛力有不逮。孙淼眼中得意之色更浓。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陆续有学徒或因火候失控、或因融合失败而黯然离场。孙淼率先成丹,炉盖开启,五颗圆润的白色丹丸飞出,药香扑鼻,品质赫然达到了中品偏上!引得陈炼丹师也微微颔首。
孙淼傲然环视,目光最终落在林阳那看似火力不济的丹炉上,几乎已经断定他会失败。
然而,就在时限将至的最后一刻,林阳的丹炉轻轻一震,炉盖开启,却并非成丹!只见炉底静静地躺着一小滩色泽深褐、质地粘稠的膏状物,散发出一种奇异的、带着草木清香的药气。
“这是……凝液丹失败了?成了药膏?”
“唉,可惜了,看来火候还是差了点。”
“能保住药性成膏,也算不错了,总比废渣强。”
围观弟子议论纷纷,大多认为林阳功亏一篑。
孙淼更是嗤笑出声:“林师弟,看来你这控火之术,还需多加练习啊。”
就在这时,观礼席上的柳长老却忽然开口:“且慢。”她目光落在那褐色药膏上,闪过一丝惊异,“陈师弟,你且看看此物。”
陈炼丹师闻言,隔空摄来一丝药膏,仔细探查,脸上渐渐露出惊讶之色:“咦?这……这并非简单的失败药膏!其中药力融合极佳,虽未凝丹,但药性温和精纯,更利于神识吸收,效果……似乎比正品凝液丹更适合练气中期弟子缓慢恢复!这……这是如何做到的?”
柳长老缓缓道:“若非对药性理解极深,且灵力操控妙到毫巅,绝难在火力不足的情况下,将药力保存并转化成如此形态。此子……竟另辟蹊径,化弊为利了。”
此言一出,满场皆惊!谁能想到,看似失败的作品,竟然被长老评价为“另辟蹊径,化弊为利”?
孙淼的笑容僵在脸上,难以置信。
陈炼丹师沉吟片刻,与柳长老交换了一下眼神,宣布道:“林阳所炼‘凝液膏’,虽形态非常规,然药效独特,更适用部分情况,其炼制过程展现出的掌控力与巧思,值得肯定。综合评定,位列本次炼丹小比……次席!”
次席!仅次于炼制出中品凝液丹的孙淼!
这个结果,再次出乎所有人意料。林阳既没有炼制出完美的丹药夺魁,引人过度关注,又凭借独特的表现赢得了长老的赏识,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和名次,完美地实现了他的目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