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沫就站在这片空旷的沙滩上,手中紧握着两份沉甸甸的offer,仿佛握着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剧本。她站在命运的十字路口,左右皆是闪烁着诱人光芒的道路,而她的双脚,却像是深陷在名为“现实”的泥沼里,沉重得难以迈出任何一步。
上海那家顶尖设计院的录用通知邮件,如同一位矜持而高贵的女王,静静地躺在邮箱的顶层。标题清晰醒目,内容条款优渥,详细罗列了极具竞争力的薪酬、完善的培训体系以及参与国家级地标项目的机会。它像一张镶嵌着金边的邀请函,散发着令人无法抗拒的、通往行业金字塔尖的诱惑。每一个字眼都在呼唤着她内心深处对更广阔舞台的渴望。
与之相比,本地那家实力不俗的设计事务所的offer,则像一位温和而包容的旧友。它或许没有那般耀眼的光环,却以其自由创新的氛围、对设计师个人风格的尊重,以及触手可及的“稳定”感,散发着另一种吸引力。更重要的是,选择它,意味着可以留在这座熟悉的城市,呼吸着习惯的空气,维系着现有的社交圈,以及……留在他的身边。
然而,“留在他的身边”这个选项,在最近却变得模糊而充满不确定性。厉辰像是被上紧了发条的机器,彻底进入了“初心科技”融资成功后的疯狂冲刺期。公司的扩张速度超乎想象,他几乎是以公司为家,无数个深夜,苏沫只能通过微信对话框里那寥寥几句“还在开会”、“你先睡”,或者在她早已沉入梦乡后,他才发来的、带着疲惫气息的“刚下班,晚安”,来感知他的存在。
苏沫不止一次地试图抓住他难得的空闲,想要和他坐下来,像一对正常面临毕业抉择的情侣那样,认真地、深入地探讨他们共同的未来。她需要听到他的想法,也需要让他听见她的迷茫与憧憬。可是,每一次,当她好不容易鼓起勇气开口,话头总会被他那种混合着极度疲惫与高度兴奋的语气打断。
“沫沫,再等我一下,等这轮招聘和技术架构稳定下来,我们一定好好计划,出去度个假,然后仔细商量你工作的事。”
“关于‘初心’UI/UX团队的搭建,我有了一个初步的架构想法,我觉得由你来牵头用户研究和新锐视觉这块非常合适,你的灵气和共情能力是团队需要的。”
“对了,我最近委托中介看了几套公寓,有一套就在高新区,离公司和你们学校距离都适中,格局和视野不错,周末我们一起去实地看看?”
他的每一句话,都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笃定,仿佛他们未来的蓝图早已在他精密的大脑中完成了渲染和输出,路径清晰,节点明确。这种被全盘规划、被细致安排的感觉,在热恋的浓情蜜意期,曾是让她感到安心和幸福的甜蜜负担。但在当下,在她站在人生重要岔路口,迫切需要自主权和被平等商量的时刻,这种“为你好”式的安排,却像一块不断增重的巨石,沉沉地压在她的心口,让她感到窒息。
她想要的,从来不是被安置在一个预设好的、看似完美的轨道上。她渴望的是被他牵着手,一起站在地图前,指着不同的方向,讨论各自的风景与风险,最终共同做出选择。她渴望她的职业理想,能被当作一个独立的、值得尊重的议题来对待。
所有压抑的矛盾、委屈和不安,最终在一个闷热得让人心烦意乱的傍晚,彻底爆发。苏沫算准了时间,终于在公司楼下堵到了那个声称今天能“早点下班”的厉辰。他脸上的倦容难以掩饰,但眼神里依旧跳跃着属于创业者的亢奋火光。两人走进了“初心科技”楼下那家新开业、弥漫着浓郁咖啡豆香气的咖啡馆。
落座后,短暂的沉默在两人之间弥漫。苏沫深吸了一口气,像是要给自己灌注足够的勇气,从包里拿出一张打印整齐的文件,轻轻推到厉辰面前。那是上海设计院的正式录用通知书,白纸黑字,代表着一种庄重的可能性。
“厉辰,”她的声音尽量保持平稳,但尾音仍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微颤,“我收到上海院的正式通知了,他们要求……下周一之前必须给予明确回复。”
厉辰的目光落在文件上,快速地扫过那些关键信息,他的眉头几不可见地蹙了一下,随即又迅速舒展,仿佛只是处理了一个微不足道的数据波动。他端起面前的冰美式喝了一口,语气平淡得听不出任何情绪:“嗯。我知道了。拒了吧。本地事务所那边,我已经和赵总打过招呼,流程上没有问题,你随时可以办理入职。另外,‘初心’这边,UI负责人的位置我一直给你留着,薪资待遇方面你放心,我会参照市场最高标准,绝对不会比上海院给你的低。”
他的语气是那样自然而然,顺理成章,仿佛这根本不是一场需要商讨的抉择,而仅仅是在执行一个早已写好的程序指令。苏沫的心,随着他轻描淡写的话语,猛地向下沉,一直沉到冰冷的深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