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宁静海基地。
这里早已不是当年那片荒芜。依托广寒宫遗址扩建而成的大型科研前哨,如同镶嵌在灰色荒漠中的一颗银色明珠。基地深处,远离生活区的核心位置,GDSN(全球深空监测网络)的月球主监测站正全天候运行。这里没有大气层的干扰,是监听深空最理想的“耳朵”之一。
几乎在同一时刻,位于地月拉格朗日L2点,一个更加寂静、仿佛被宇宙遗忘的虚空节点上,另一座规模较小、但技术更为尖端的无人监测平台,其内部日志也记录下了完全相同的异常。
异常始于一次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波动。
在主控屏幕上浩瀚的数据流中,它仅仅是一个短暂偏离了背景基准线的尖峰,微弱到任何一个自动筛选算法都会将其归类为“仪器噪声”或“宇宙线撞击事件”,然后毫不犹豫地过滤、删除。
但韩青团队为应对“威胁坐标”而最新部署的“深度关联学习系统”,并没有这么做。这个系统不再仅仅关注单一数据流的异常,而是同时监控遍布太阳系的十几个关键监测点,寻找在极短时间内、跨越大尺度空间却呈现出某种“关联性”的微妙扰动。
就在那个微不足道的尖峰出现的万分之一秒内,月球基地、L2点平台,以及远在火星轨道附近的另一个探测器,其超精密的引力波干涉仪,都捕捉到了一丝几乎完全相同的、违背了正常物理传播规律的时空涟漪。
不是强烈的、如同黑洞合并般的剧烈震荡,而是更像一颗投入超粘稠液体中的石子,荡开了一圈几乎难以察觉的、被极度压抑的波纹。其源头指向性,经过超级计算机的紧急回溯与三角定位,无比清晰地共同指向了那个令人不安的坐标——威胁坐标。
“韩工!快看这个!”
地球主控中心,深夜依旧灯火通明。一名年轻的研究员几乎是跌撞着冲到韩青的办公桌前,声音因激动和恐惧而变调,将刚刚由深度关联系统自动标记、提升至最高优先级的警报和数据包投射到主屏幕上。
韩青布满血丝的眼睛瞬间瞪大,手中喝了一半的咖啡杯“啪”地一声掉在地上,褐色的液体溅满了裤脚和地面,他却浑然不觉。
屏幕上,三条来自不同空间位置的引力涟漪波形图几乎完美重叠,其数学特征不符合任何已知的天体物理过程——超新星爆发、中子星相撞、甚至是大质量天体常规加速,都无法产生如此“干径”、如此“内敛”,却又在微观尺度上展现出极高能量层级的扰动模式。
这更像是一种……技术造物产生的“余波”。仿佛某个难以想象的巨大物体,在遥远的深空,以一种超越常规物理规律的方式——或许是某种形式的空间跃迁引擎启动,或许是某种超大功率武器的试射,又或许是别的什么——进行了一次操作,而这次操作所引发的时空结构震颤,经过漫长距离的衰减后,以这种极其微弱、却无法掩盖其“非自然”本质的方式,被人类最灵敏的“耳朵”捕捉到了。
“来源确认了吗?”韩青的声音嘶哑,带着他自己都未察觉的颤抖。
“确认了!交叉定位精度百分之九十九点九!就是……就是‘威胁坐标’!”研究员的声音带着哭腔,不知是出于发现重大线索的兴奋,还是对线索背后含义的恐惧。
“立刻!最高加密通道!通知林顾问,陈老,奥古斯特主席!”韩青猛地站起身,因为动作太快,眼前甚至黑了一下,他扶着桌子才稳住身形,“所有原始数据封存,启动‘缄默协议’,知情范围锁定在最初研究团队,签署最高级别保密承诺!”
命令被迅速执行。整个主控中心的气氛从深夜的疲惫瞬间切换为一种高度紧张、近乎凝固的惊悚。所有人都明白,他们捕捉到的,可能不是随机的宇宙现象,而是……“他者”存在的直接证据!
---
依旧是那间与世隔绝的“静思室”。
林砚、韩青、陈老、奥古斯特博士,四人再次齐聚。只是这一次,每个人的脸色都比上一次更加难看,尤其是奥古斯特博士,他拿着数据报告的手在微微发抖,仿佛那几张薄薄的纸有千钧之重。
韩青用最简洁、最专业的语言,汇报了异常的发现过程、数据特征及其惊人的源头指向性。
“……综上所述,我们至少有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把握认定,这次异常引力涟漪事件,源自‘威胁坐标’方向,并且其技术特征无法用任何已知自然现象解释。它极大概率是一种非自然的、高度发达的科技活动产生的‘余波’。”
静思室内,只剩下沉重的呼吸声。
“余波……”陈老重复着这个词,声音低沉得如同岩石摩擦,“仅仅是‘余波’,跨越了如此遥远的星际距离,还能被我们捕捉到……那么本体的活动,该是何等规模?”
这个问题,让所有人不寒而栗。
奥古斯特博士终于放下了报告,他摘下眼镜,用力按压着睛明穴,仿佛这样能驱散脑海中的惊涛骇浪。“所以……南极遗迹的警示……是真的。那不是臆测,不是古老的传说……那个坐标,真的存在着……‘某种东西’。”他的声音充满了无力感,“一个能够扰动时空的……未知存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