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权杖之基
新落成的“幽影”指挥中心,与其说是一个安全屋,不如说是一座沉入地下的战争堡垒。
超过五百平米的广阔空间被高强度混凝土和合金骨架支撑,空气循环系统发出近乎无声的低频嗡鸣,将经过三重过滤的清新空气注入每个角落。
主作战室内,弧形排列的八块一百英寸OLED显示屏如同巨兽的眼瞳,幽蓝的地图和数据流在其上静静流淌。
金属墙面泛着冷冽的光泽,脚下是防静电、吸音的复合材料地板。这里没有窗户,只有模拟自然光节律的智能照明系统,营造出一种超越昼夜的、永恒战备的氛围。
凌风站在弧形控制台的最中央,身姿依旧挺拔,但气质已悄然蜕变。
少了几分独行侠的锐利,多了几分执棋者的沉凝。
他面前的主屏幕上,不再是单一的战术地图,而是分割成数个关键区域:标记着“堡垒”推测范围的北大西洋海图、持续监控马卡洛夫残党动向的东欧热点图、以及一个不断刷新着全球异常事件与武器黑市流言的情报汇总界面。
“‘公爵’”凌风开口,声音在静谧的空间里异常清晰,“汇报‘权杖’系统接入情况。”
伊万·彼得洛维奇——如今是“幽影”的首席技术官——坐在侧翼的控制台前,眼镜片上反射着瀑布般的数据流。他的脸色因长期熬夜略显苍白,但精神却处于高度亢奋状态。
“指挥官,‘基石’数据链已初步完成与六个可信情报源的单向对接,包括部分经由141渠道共享的联盟卫星数据、两个区域性信号情报阵列,以及……我们自主渗透的三个高端金融交易监控节点。”
“公爵”的声音带着技术专家特有的精准,“数据处理中心算力已提升至初始规划的百分之四百,能够同时进行全球武器流向预测、特定人员动态建模,以及大规模通讯元数据关联分析。”
他敲击键盘,主屏幕一角立刻展开一个复杂的关系网络图,以被缴获的核弹核心部件为中心,延伸出数十条颜色各异的线条,连接着马卡洛夫、“商人”、“潜行者”、“盾牌”以及众多次级节点和可疑实体。
“基于现有数据,‘权杖’系统对‘堡垒’位置的初步概率推算已完成。”
“公爵”切换画面,北大西洋海图上出现一片被红色等高线覆盖的区域,范围依旧很大,但已从无尽的蓝色中圈定了重点。
“结合‘信天翁’可能的活动半径、历史航道数据,以及该区域海底地形与磁场异常点,我们已将搜索范围缩小了百分之六十二。优先监控清单已生成,包含十七个海底构造异常点和三个符合隐蔽基地建设条件的小岛。”
凌风凝视着那片红色的海域,目光锐利如刀。
范围依然广阔,但已不再是毫无头绪的大海捞针。
“权杖”系统初步展现的力量,让他看到了将个人先知先觉,转化为组织化、可持续战略优势的可能性。
“维克托”
凌风转向坐在另一侧、面前摆放着多个专业显示屏的老人,“技术评估团队的进展。”
维克托·扎伊采夫比起初到“幽影”时,气色好了很多,眼神中也重新焕发出学者特有的专注光芒。他推了推老花镜,调出一份复杂的结构图。
“基于对回收核心部件的非侵入式扫描和数据库比对,我们已经逆向推导出SS-NX-30弹头大致的内部架构和可能的维护需求清单。这帮助我们建立了一个‘物资需求模型’。”
维克托的声音沉稳了许多,“任何试图长期维护或重新激活这类武器的基地,都需要稳定的能源、特定的冷却剂、核材料处理设备,以及……高素质的技术人员。‘权杖’系统正在根据这份清单,监控全球相关物资的异常采购、运输,以及特定领域专家的非正常流动。”
他将一份标记着“高度可疑”的物资清单投射到屏幕上,从特殊的锆合金到高纯度重水,条目清晰。
“任何试图满足这些需求的举动,都可能在金融或物流层面留下痕迹,成为我们定位‘堡垒’的又一条线索。”
凌风微微颔首。技术层面的深度介入,是“幽影”区别于普通特种部队的关键。然后又将目光投向站在战术模拟平台旁的“墓碑”和戴维斯。
“作战力量重构方案。”
“墓碑”马库斯·霍夫曼上前一步,他壮硕的身躯在冰冷的科技环境中更显压迫感。
“根据现有人员和未来任务需求,我们初步规划建立三支常备战术分队。”
他指向模拟平台上出现的三个虚拟小队标识。
“A队,‘利刃’,由我直接指挥,专注于高强度直接突击与攻坚任务。”
“B队,‘鹰眼’,由戴维斯指挥,整合顶尖狙击手、侦察兵及无人机操作员,负责远程精确打击、区域监控与情报确认。”
“C队,‘暗流’,由约翰逊指挥,专注于渗透、潜伏、定点清除及非对称作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