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冰下回响
临时搭建的遮蔽营地内,空气因为供暖设备的存在而略显温热,但依旧弥漫着一股冰冷的金属和电子设备的气味。
营地中央,几个大功率加热器正对着核心区域——那里放置着从“北极星”全地形车上卸下来的、经过进一步组装的深地层扫描阵列。
阵列的多个传感器探头如同机械触手,穿透营地的隔热地板,直接与下方坚硬的蓝冰接触。
“夜莺”盘腿坐在阵列的主控制终端前,屏幕上流动着瀑布般的原始数据。
他的手指在虚拟键盘和实体旋钮间快速切换,不断调整着扫描参数和滤波算法,试图从冰层复杂的声学回波和微弱的地磁扰动中,剥离出那个隐藏结构的确切轮廓。
汉森站在他身后,双手抱胸,眉头紧锁。
透过营地观察窗,外面依旧是白茫茫一片,狂风卷着雪粒永无休止地拍打着帆布外墙,发出沉闷而规律的“噗噗”声。
时间在等待中缓慢流逝。
“冰层对信号的衰减太严重了。”
“夜莺”头也不回地说道,声音似乎都带着专注力,“而且结构外壳似乎有某种吸波或散射涂层,回波信号非常模糊……像是在看一个隔着毛玻璃的影子。”
“能勾勒出大致轮廓吗?”汉森问道。
“正在尝试多维数据融合,”
“夜莺”切换了几个显示模式,屏幕上的图像从杂乱的波形图逐渐凝聚成一个模糊的三维轮廓,“看……主体结构大致呈卵形,深度在冰面下十五到二十米之间。体积……不小,长度估计超过八十米,最宽处约三十米。它不完全在废墟正下方,而是向东南方向偏移了约四十米。”
一个隐藏在冰下、规模不小的基地。
汉森的心跳略微加速。这绝非普通的气候监测站所能拥有。
“入口呢?”
“还没找到明确的通道标识,”
“夜莺”摇头,“结构顶部和侧壁的回波都很‘干净’,没有明显的门或升降井特征。除非……入口不在顶部,而是在侧面的冰岩结合处,或者,需要某种特定的激活方式。”
就在这时,阵列控制台突然发出一阵不同于数据刷新的、更加急促的提示音。
一个独立的、监控着特定能量频率的窗口猛地亮起红光!
“能量脉冲!又出现了!”
“夜莺”立刻调出该窗口的数据,“强度比之前略高!持续时间……零点七秒!频率特征完全匹配!”
几乎在脉冲出现的同时,深地层扫描阵列捕捉到的结构轮廓图像,在对应于脉冲源的大致区域——结构体的中前部偏下的位置,出现了一阵极其短暂但清晰的信号扰动!
就像平静的水面被投入了一颗小石子,虽然涟漪很快消失,但那一刻的波动被敏感的设备记录了下来。
“脉冲源锁定!结构体中前部,深度约十八米!”
“夜莺”兴奋地报告,同时快速操作,将扰动区域的坐标和数据单独提取出来,通过卫星链路加密传回“海象”号。
遥远的“海象”号指挥中心,“渡鸦”几乎在收到数据的瞬间就投入了工作。
他不需要处理庞大的扫描数据,而是专注于这一小段由能量脉冲引发的、特殊的信号扰动模式。
分析室内,只有服务器散热风扇的嗡鸣和“渡鸦”快速敲击键盘的嗒嗒声。
凌风和“公爵”站在他身后,同样屏息凝神。
几分钟后......
“渡鸦”猛地抬起头,深陷的眼窝里闪烁着近乎狂热的光芒:“找到了!这个扰动模式……它不是随机的噪音!它是一种编码!非常......古老,非常底层的硬件握手协议产生的、几乎无法被常规手段探测到的电磁泄漏!”
他飞快地将破译出的信息投射到主屏幕上。
那并非完整的语句,而是一串断续的、如同梦呓般的字符和代码:
>> ...WAKE_UP_SEQ... INCOMPLETE...
>> ...POWER_CYCLE_ERR... CORE_VOLTAGE... LOW...
>> ...AUTH... ARCHITECT_LEGACY_KEY... REQUIRED...
>> ...BOOT_SECTOR... PANDORA_CONTAINMENT... OFFLINE...
>> ...SYS_INTEGRITY... 17%... CRITICAL...
( >>唤醒序列……不完整……
>>电源循环错误……核心电压……过低……
>>验证……需要建筑师的遗产密钥……
>>启动扇区……潘多拉收容措施……离线……
>>系统完整性……17%……危急……)
这段残缺的信息,如同从沉睡巨兽脑海中泄露出的零星思绪,却揭示了令人震惊的真相!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