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新的征程,我是县令!
红糖被劫的消息,像滴进油锅里的水,在小小的清河县炸开了。
陈小乐没急着跳脚,反而异常冷静,他让王捕头严密封锁消息,对外只说是骡车出了故障,货物暂时延误。暗地里,他派出了所有能调动的人手——明面上是衙役和护卫队,暗地里还让石头找了些机灵的流民孩子,撒网似的在县城和周边打听,看最近有没有什么陌生面孔,或者谁家突然阔绰了。
压力之下,他脑子转得飞快。对手这次出手,狠辣又精准,打在了他供应链的七寸上。光靠防守,太被动了。
“得让他们疼,疼到不敢再伸手。”陈小乐咬着牙,心里发狠。
就在他全力追查劫案的时候,一个谁也没想到的转折,突然降临。
一队风尘仆仆的骑兵,护送着一辆马车,在一个午后抵达了清河县衙。为首的一名官员手持吏部文书,面容严肃。
“陈小乐接旨——”
县衙上下,从方正到扫地杂役,呼啦啦跪了一地。陈小乐心里七上八下,不知道这突如其来的圣旨是福是祸。他最近是搞出了点动静,但按理说……不至于直接惊动皇帝吧?难道……是白糖的事情泄露了?还是私查铁矿被人告发了?
官员展开绢帛,朗声宣读。圣旨中,皇帝对陈小乐在清河县的作为大加赞赏——以奇策退流寇保境安民,以工代赈活民无数,兴修水利防治瘟疫,其“格物致知”之能、“勤勉王事”之功,已通过州府奏报和巡按御史的密折上达天听。
陈小乐跪在下边,听着那一连串华丽的褒奖词,心里的石头慢慢落了地,转而涌起一股难以置信的狂喜。这铺垫……难道是要升官?
终于,到了最关键的部分:“……着即擢升清河县县令,望尔不负皇恩,再接再厉,造福一方……原县令方正,调任州府另有任用,钦此——”
擢升县令?!
陈小乐脑子嗡的一声,差点没反应过来。直到旁边的方正悄悄拉了他一下,他才赶紧叩头,声音因激动而有些微颤:“臣……陈小乐,领旨谢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他接过那沉甸甸的圣旨,感觉像在做梦。这就……成县令了?正七品的朝廷命官了?!他一个穿越来的见习师爷,短短几个月,竟然混成了百里侯?
方正倒是看得开,他拉着陈小乐的手,老怀大慰:“陈先生……不,陈大人!老夫早就知道,你非池中之物!这清河县交到你手上,老夫放心!放心啊!你在清河县做出的成绩,州府大人和巡按御史都看在眼里,此番破格提拔,乃是实至名归!”
交接工作进行得很快,方正本就是豁达之人,加上对陈小乐能力心性的了解,几乎是倾囊相授,把县衙的大小事务、关键人物、以及一些上不得台面的潜规则,都细细交代了一遍。
三天后,方正带着家眷和简单的行李,赴州府上任去了。
陈小乐,这个几个月前还差点被流寇砍了的见习师爷,如今正式成为了清河县的父母官!
消息传开,有人欢喜有人愁。
王捕头、张衙役、石头这些跟着陈小乐起家的,自然是欢欣鼓舞,与有荣焉。工地上的流民和受益的百姓,更是奔走相告,觉得好日子真的要来了。
而以刘书吏、孙书吏为首的那帮老吏,则是个个面色惨白,如丧考妣。他们之前还能仗着资历和方正的老好人性子跟陈小乐周旋一下,现在陈小乐名正言顺成了一县之主,要收拾他们,还不是一句话的事?
赵德柱听到消息后,在家里摔碎了一套最喜欢的茶具,把自己关在书房里半天没出来,他知道,自己这辈子怕是很难再找回场子了。
成为县令的第一天,陈小乐没有大张旗鼓地烧什么三把火。他独自一人,登上了修缮一新的城墙。
夕阳的余晖洒满大地,将整个县城染成一片温暖的金色。脚下,是逐渐恢复生机的街道,远处是初具规模的排污渠和正在兴建的农具工坊地基,更远处,是连绵的、蕴藏着秘密的群山。
几个月来的点点滴滴,如同走马灯般在眼前闪过。从狼狈守城,到忽悠退敌;从挖坑修渠,到智斗老吏;从发现白糖,到窥见铁矿……这一切,都发生在这座小小的县城里。
如今,他站到了这个位置。权力更大,责任也更重。
他知道,红糖被劫的案子还没破,暗处的敌人还在虎视眈眈。州府乃至更上层的目光,可能已经投向了这里。苏小小去了州府开拓市场,前途未卜。农具工坊里的那个小高炉,更是藏着巨大的机遇和风险。
脚下的路,才刚刚开始。
但他心里没有畏惧,反而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斗志和期待。
“绩效考核,得全面推行了。”
“白糖生意,要尽快扩大规模,建立自己的武装护卫。”
“铁矿……得找个绝对可靠的人去摸摸底。”
“还有教育,得想办法搞个‘新学’试点,不能光靠我一个人折腾……”
无数个念头在他脑中盘旋,交织成一幅庞大的蓝图。
他深吸一口气,空气中似乎已经少了几分以往的污浊,多了些清新的味道。这是改变带来的气息。
“新的征程……”陈小乐望着这片属于他的“新手村”,嘴角缓缓勾起一抹自信的笑容。
“我是县令,陈小乐!”
(第一卷《师爷上岗,县城起飞》完)
喜欢这个师爷很科学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这个师爷很科学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