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航空兵进行了最后一次徒劳的努力——第三波空袭。几架侥幸未被击落或击伤的轰炸机和战斗机再次临空。但此时的包围圈内敌我双方早已犬牙交错,激烈近战,日军飞行员在空中根本难以辨识具体目标,投鼠忌器。加之八路军防空营经过紧急补充和调整后,再次进行了英勇的对空射击(虽然此次战果不大,仅击伤一架,且自身又遭受了一定损失),灼热的12.7mm弹链再次升空,迫使日机始终保持在较高空域,投弹精度奇差无比,炸弹大多落在了无人地带,未能对八路军的总攻造成实质性影响,反而更像是在为227联队的覆灭鸣放丧钟。
黄昏时分,夕阳如血,映照着同样被鲜血染红的大地。黄碾镇地区的枪炮声渐渐稀疏下来,直至最终归于沉寂。经过一天一夜惨烈无比的鏖战,襄潞(襄垣、潞城边界)围歼战以八路军的彻底胜利而告终。
战场上硝烟未尽,到处是残垣断壁、燃烧的废墟和敌我双方阵亡将士的遗体,缴获的武器弹药、军旗、文件堆积如山。战士们虽然浑身硝烟,疲惫不堪,许多人都带着伤,但脸上都洋溢着无法抑制的胜利喜悦和自豪。
卫生员紧张地抢救着伤员,战友们互相搀扶着。 刘/师长、邓/政委以及各旅指挥员等一众来到硝烟尚未散尽的战场,望着这片被战火彻底洗礼的土地、战士们欢呼的身影和堆积如山的战利品,脸上露出了欣慰而沉重的笑容。
胜利来之不易,是无数英勇战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此战,八路军共歼灭日伪军7000余人,其中毙伤日伪军6000余人,俘虏900余人(内含伪军500余人)。自身伤亡相对于如此辉煌的巨大战果而言,控制在了一个较低的水平,这主要得益于战前充足的物资准备(尤其是近期宋兴华为各部输送了大量武器装备)、绝对优势的火力、高超的战术指挥以及战士们英勇顽强的作战意志。
当最后一波日军轰炸机悻悻然返回运城机场时,天色已彻底漆黑。航空队指挥官垂头丧气地通过电话向筱冢义男汇报:“司令官阁下,我军虽奋力轰炸,但八路军防空火力凶猛,且其地面部队已发起总攻,敌我交错,难以精确打击…黄碾镇方向…枪炮声已停歇,根据最后观察,皇军…皇军恐已难逃玉碎之命运…”
筱冢义男默然无语,望着东南方向漆黑的夜空,手中紧握的军刀微微颤抖,心中充满了震惊、愤怒、难以置信以及一丝难以言喻的恐惧。八路军的实力,尤其是其重火力和防空能力,已经成长到了如此可怕的地步了吗?227联队、山炮大队加上伪山西剿共军第一师,如此规模的队伍,哪怕是中央军精锐也得出动2~3个军,八路军怎么会有这种实力?华北的战局,似乎正在走向一个他无法预料的方向。
而在129师指挥部,刘/师长对邓/政委说道:“这一仗,宋兴华同志提供的装备,尤其是那些重炮、防空机枪和充足的弹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啊。要给他记一大功!”
邓/政委点点头,深吸了一口烟:“是啊,这小子,真是个福将,或者说,是我军的‘及时雨’。不过,经此一役,打掉了鬼子7000余人,各阻击阵地也给鬼子造成了2000人以上的伤亡,日军恐怕要疯狂报复了。告诉各部,抓紧时间休整补充,救治伤员,消化战果,准备迎接敌人更凶猛、更残酷的反扑!”
此时,宋兴华以及晋中混编旅已携带着大量物资返回了太谷县城。宋兴华在收到旅部发来的襄潞围歼战胜利的通知后,立即给386旅旅部回电,汇报晋中混编旅全歼第36师团222联队,缴获222联队联队旗一事。
386旅旅部。
陈旅长正俯身在地图前,眉头紧锁。襄潞围歼战虽已结束,但华北日军增援部队正从不断涌入山西,形势依然严峻。桌上那盏煤油灯摇曳不定,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
报告!新二团急电!通讯员快步走进来,递上一份电报。
陈旅长接过电报,起初只是随意浏览,但随即眼神凝固,呼吸变得急促。他反复看了三遍,突然一拳砸在桌上,震得煤油灯都晃了几晃。
好!好!好一个宋兴华!他连说三个字,脸上因激动而泛起红晕,全歼222联队,还缴获了联队旗!这是抗战以来首次啊!
参谋长闻声赶来,接过电报一看,也不禁倒吸一口凉气:这宋兴华真是...太令人意外了!一个临时混编旅,竟然能全歼日军一个整编联队!
陈旅长在屋内来回踱步,突然站定:立即上报师部!不,我亲自去师部汇报!备马!
片刻后,陈旅长带着几名警卫员,快马加鞭向129师师部奔去。山路崎岖,但他的心情比马蹄还要急促。他知道,这份战报将如同惊雷,震撼整个华北战场。
到达师部时已是深夜,但师部作战室内依然灯火通明。刘/师长和邓/政委正在研究下一步作战计划,见陈旅长深夜赶来,心知必有要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