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恒久保持德行,守持正固,妇人吉祥,男子凶险。
含义: 恒久之道中,柔顺者(如妇人)能以柔克刚,获吉祥;刚强者(如夫子)若过于固执,则凶险。象征恒久需刚柔并济,因人制宜。
六五故事:
岁月如沧澜河的流水,看似平静,却从未停息。转眼间,恒心已步入中年,鬓角染上了些许霜白。多年的治水生涯,在他脸上刻下了风霜的痕迹,也将他性格中那份原本的沉稳,锤炼得近乎固执。
这些年来,他暂停了宏大的水渠网计划,转而致力于传授水利知识,修复维护现有设施。部落的年轻一代中,有不少人被他渊博的学识和执着的精神所吸引,聚集在他身边学习。恒心将自己的经验、教训,乃至那未竟的梦想,都倾囊相授。他在等待,等待“天时地利人和”俱备的那一天。
然而,长期的专注与一次次挫折后的坚持,也让他形成了一套自己坚信不疑的“法则”。他越发笃信自己摸索出的治水之道是唯一正途,对于不同的声音,尤其是那些看似“背离”他既定方案的意见,越来越难以接纳。他的“恒”,在技术上日趋精进,在性格上,却逐渐走向了“刚硬”的极端。
与恒心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的妻子,淑水。
淑水人如其名,性情如水般温润柔顺。她并非显赫出身,亦无惊天动地的才学,只是部落里一个普通女子。自嫁给恒心之日起,她便深知丈夫肩负的重任与内心的执着。她不懂那些复杂的河道测算与水势分析,但她懂得生活,懂得人心。
数十年如一日,淑水默默地操持着家务,将家中打理得井井有条,让恒心无论多么疲惫地归来,总能有一个温暖安宁的港湾。她悉心教导着他们的子女,将善良、坚韧与理解的种子播撒在下一代心中。当恒心因工程受挫或遭人非议而烦闷时,她从不急躁追问,只是静静地递上一碗热汤,或用她那柔和的嗓音,说着邻里间的琐事,慢慢化解他心头的坚冰。
恒其德——淑水以她女性特有的方式,恒久地持守着她的德行,柔顺、坚忍、包容,如同涓涓细流,无声地滋养着家庭。
部落里的人提起淑水,无不交口称赞她的贤德。她的存在,仿佛一种柔和的粘合剂,让恒心那个因专注事业而略显疏离的家庭,始终保持着难得的和谐与温暖。
妇人吉——她的恒德,为她自己,也为家庭,带来了真正的吉祥与安宁。
然而,恒心的“恒”,却渐渐显露出“夫子凶”的迹象。
这一年春夏之交,天象异常。连月的干旱之后,天空积聚起了异乎寻常的厚重乌云,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闷热与不安。经验丰富的老猎人看着天色,忧心忡忡地提醒:“这次怕不是普通的暴雨,云色发紫,恐有极端雷雨。”
恒心也注意到了天气的异常,但他依据多年的观测和对沧澜河水文的自信,判断道:“无妨。我部河道经多年治理,柳林固岸,缓坡分流,石堰滞洪,足以应对百年一遇之大水。纵有暴雨,亦能疏导。”
他对自己一手建立的防洪体系,有着近乎偏执的信心。
几位跟随他学习的年轻弟子,在勘察了上游支流和山势后,提出了不同看法:“老师,此次云层低垂,雷暴恐集中于上游狭小区域,极易形成短时强降雨,引发突发性山洪。此类洪水虽总量不大,但峰高流急,破坏力集中。我们是否应在几条汇入沧澜河的山涧入口处,临时加固,或预设一些疏导槽,以防万一?”
“不必多此一举。”恒心断然否决,眉头微蹙,“山涧之水,最终皆汇入沧澜河。主河道畅通无阻,便是最佳疏导。临时工程,仓促而成,根基不稳,遇大水反易成隐患。守持既定方案即可(贞)。”
他的话语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弟子们见他如此坚持,虽心中仍有疑虑,也不敢再多言。
夫子凶——他这位“夫子”,因过于刚硬、固执于己见,已埋下了凶险的伏笔。
暴风雨在夜晚如期而至,其猛烈程度超出了几乎所有老人的记忆。不是绵绵不绝的降雨,而是如同天河倾覆般的、狂暴的集中泼洒,伴随着撕裂天空的闪电和震耳欲聋的雷鸣。
恒心被雷声惊醒,起身查看。透过急促的雨幕,他看到沧澜河主河道的水位在迅速上涨,但正如他所预料,水流虽急,却在柳林和疏导工程的调控下,沿着既定河道奔腾,并未溢出堤岸。
他微微松了口气,对自己的判断更加确信。
然而,他低估了那场集中于上游狭窄区域的特大暴雨的威力。在天亮前最黑暗的时刻,几条平日里温顺的山涧,瞬间化作了咆哮的泥石流,以摧枯拉朽之势,从侧方直冲而下!
它们没有给沧澜河主河道带来太大的压力,因为它们自己,就成了毁灭的源头。其中一股最大的山洪,冲垮了脆弱的天然岸壁,改道直扑向位于河湾处的一片聚居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