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深处的密室里。巨大的地球仪在明亮的光线下缓缓转动,上面新绘制的航线如同蛛网般密布。马小云与皇帝相对而坐,两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片被称为新大陆的广袤土地。
马小云的手指轻轻点在地球仪上,划过那片尚未被帝国染指的大陆。
陛下请看,这两片大陆东临大西洋,西接太平洋,物产之丰富,土地之广袤,更胜天竺、非洲。
皇帝凝视着那片陌生的地域,眼中闪过炽热的光芒:神公之意是?
臣请发兵,取此双陆为我炎黄疆土。马小云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此地尚处蛮荒,而且已有本地土着,将来必成大患。
他取出一卷精心绘制的海图,上面详细标注了航线、季风、洋流,甚至还有各个适合登陆的天然良港。
此役需动用四十万精锐,马小云继续阐述,分三路进军。
他在地球仪上指出三个战略要地:
北路取墨西哥湾,中路占加勒比诸岛,南路下巴西高原。三路并进,互为犄角。
皇帝微微颔首:四十万大军,粮草何以为继?
已在非洲建立三大粮仓,存粮足够百万大军三年之用。马小云答道,更可效仿西征欧洲之策,就地屯田,以战养战。
最令人震撼的是马小云规划的运输方案。
需动用铁船三百艘,福船八百艘。他展开另一卷图纸,这些船只将组成三个特混舰队。
铁船主要负责运载军队,每艘可载一千士兵及全部装备。福船则负责运输劳工和补给物资,采用最新的仓储设计,载货量比传统福船提高五成。
航线分为三段,马小云解释道,第一段由天竺至非洲,第二段横渡大西洋,第三段沿美洲海岸线推进。
此役需动用天竺劳工四十万,非洲劳工二百万。马小云说出这个数字时,皇帝不禁动容。
如此多的劳力,从何而来?
天竺大陆经过二十年经营,已训练出百万熟练劳工。马小云从容应答,非洲新近平定,可抽调精壮二百万。
这些劳工将分为三类:工程劳工负责修路建城,农业劳工负责开垦屯田,矿工负责资源开采。每类劳工都配有专门的监工和技术指导。
所有劳工按军队编制管理,马小云补充道,既保证效率,又便于控制。
马小云详细阐述了登陆方案。
首批登陆部队五万人,在三个预定地点同时登陆。他指着海图上的标记,建立滩头阵地后,立即开始修建永久性港口。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设计的预制构件港口。所有港口设施都在本土预制,运抵后只需简单组装,可在月内建成可供铁船停靠的深水港。
有了这些港口,后续部队和物资就能源源不断登陆。
与之前的征服不同,马小云这次采取了更加灵活的策略。
对土着部落,分而治之。他解释道,助弱攻强,以夷制夷。
对于那些愿意归顺的部落,帝国将提供保护和贸易机会;对抗拒者,则坚决消灭。更重要的是,他将派遣经过训练的通译,在部落间传播帝国的威德。
我们要让土着明白,归顺帝国,远胜于相互征伐。
征服的目的在于开发。马小云早已对新大陆的资源了如指掌。
墨西哥的白银,巴西的铁矿,亚马逊的稀有木材...他如数家珍,这些都将成为帝国发展的新动力。
特别重要的是几种特有的作物:玉米、马铃薯、烟草。这些作物不仅产量高,更能丰富帝国的农业结构。
只需三年,新大陆就能实现自给自足;五年后,开始向本土输送资源。
马小云规划了一套完整的殖民体系。
建立三级统治:行省、府县、村镇。他展示着行政规划图,首批设立六个行省,随着开发逐步增加。
每个行省都将建立完整的管理体系:官府、学堂、医馆、市集,以及最重要的——感化院。
我们要让新大陆的每一寸土地,都打上炎黄的烙印。
最令人惊叹的是马小云的长远眼光。
百年之内,新大陆人口可达五亿,他预测道,其中炎黄子民不少于两亿。
他计划在新大陆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从采矿到冶炼,从纺织到造船,使其成为帝国在西半球的另一个中心。
届时,帝国将真正成为日不落国度。
各项准备需时一年,马小云给出明确的时间表,明年此时,舰队即可启航。
这一年间,需要完成船只改造、物资储备、人员训练等各项准备工作。最重要的是,要在绝对保密的情况下进行这一切。
皇帝站起身,在地球仪前久久伫立。油灯将他的身影投在墙壁上,显得格外高大。
准奏。最终,他吐出这两个字。
但随即又补充道:然此役关系重大,神公须亲自督师。
马小云平静的口气道:本神,领旨。
当夜,无数密令从皇宫发出。
工部开始大规模改造船只,兵部秘密调集精锐部队,户部着手筹备巨额军费。所有的行动都在夜色掩护下进行,就连朝中大臣也大多不知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