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镇的青石板路被太阳晒得暖洋洋的,两旁的白石头房子上,挂着金灿灿的玉米和红通通的干辣椒,风一吹,飘来阵阵烟火气。路过的镇民看到他们这行人——有人拄着剑,有人衣襟带血,还有人得靠搀扶着走——也只是好奇地多看两眼,便各自忙活去了,显然见惯了修士往来。
李慕白熟门熟路地领着众人往镇西走,最后停在一处院墙稍高的院落前。黑漆木门上挂着块木匾,“剑阁”两个字写得刚劲有力,一看就出自剑修之手。
“这是天剑阁的联络点,对外叫剑阁别院。”李慕白说着,屈指在门上叩了三下,节奏分明。
没多久,门“吱呀”一声开了,一个穿灰布短褂的老者探出头来。他看着精瘦,眼神却很亮,一见到李慕白,立刻躬身行礼:“李师叔,您可回来了!”
“刘师叔在吗?”李慕白问。
“在呢!刘师祖正在后院煮茶,小的这就去通传!”老者说着,目光忍不住扫过墨渊等人,眼里满是好奇。
“不用麻烦,直接带我们过去吧。”李慕白摆了摆手。
跟着老者走进院子,前院种着几棵青松,地面扫得一尘不染,连落叶都见不到。转过月亮门,后院的景致豁然开朗——一方小池塘,水面漂着几片荷叶,旁边种着几丛翠竹,风一吹,竹叶沙沙响。池塘边的石亭里,坐着个穿葛布长袍的老者,头发花白,面容清癯,正专注地盯着茶炉,茶香袅袅地飘过来。
不用问,这肯定是李慕白说的刘师叔了。
“慕白回来了?”老者没抬头,声音温和得像煮着的茶,“还带了客人?身上有血腥气,怕是刚打过仗吧。”
李慕白上前躬身行礼:“师叔好眼力。这几位是青云宗的师弟师妹,在幽暗之森遇了噬魂宗的魔修,弟子恰好撞见,就把他们带回来了。”
“青云宗?”老者这才抬起头,目光扫过墨渊等人,最后落在了林小满身上。
林小满心里猛地一紧。
不是错觉!当这位刘师叔的目光扫过她手中的古剑时,她清晰地感觉到,剑身上传来一丝极淡的波动——和之前霄练预警时的“同源气息”,竟有几分相似!
怎么会?刘师叔是天剑阁的前辈,气息该是正大堂皇的,怎么会和霄练有同源感?难道是自己太紧张,产生了错觉?
林小满下意识地把古剑往身后藏了藏,头也垂得更低,尽量不让自己显得显眼。
“老夫刘清风,欢迎各位小友。”刘清风站起身,脸上露出和煦的笑,“看你们伤得不轻,快坐。阿福,去把‘百草回元丹’和‘清心玉露’取来。”
“哎!”阿福应声跑了出去。
墨渊强撑着站起身,抱拳行礼:“晚辈青云宗墨渊,多谢刘前辈收留。今日叨扰,还望前辈海涵。”
“不必多礼。”刘清风虚扶了一下,目光在墨渊身上停留片刻,点了点头,“根基扎实,剑意也稳,是个好苗子。慕白,你先安排他们去厢房休息,让他们好好养伤。”
“是,师叔。”李慕白应下,让阿福领着墨渊、赵昊他们去了厢房。苏晓想留下陪林小满,却被林小满用眼神制止了——她想单独留一会儿,理清刚才的疑问。
很快,石亭边就只剩刘清风、李慕白和林小满三个人了。
刘清风看向林小满,眼神里带着长辈的关切:“小友的伤似乎不一样,灵力空得厉害,神魂也有些虚,是不是强行用了什么禁忌之法?”
林小满心里一咯噔,连忙按照之前和墨渊商量好的说辞回答:“回前辈,晚辈修为浅,被魔修的威压伤了内腑,又急着救同门,不小心岔了气,才弄成这样。”她绝口不提古剑和秒杀幽冥鬼将的事。
刘清风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没再多问,只温和地说:“那就安心在这儿养着,我们天剑阁的丹药,对补神魂、稳根基还是有些用的。”
“多谢前辈。”林小满低声道谢,心里却依旧没放松。
李慕白这时开口:“师叔,林师妹伤得重,不如让她住‘听竹轩’吧?离您近,也方便您照看。”
林小满心里一紧——听竹轩离刘师叔近,万一真有什么问题,她连反应的时间都没有!
没想到刘清风却摆了摆手:“不用。听竹轩久没人住,太潮了,不利于养伤。让她住西厢的‘暖玉阁’吧,那里阳光足,也清静。”
林小满松了口气。看来是自己想多了?刘师叔只是单纯的关心,并没有别的意思。
没多久,阿福拿着丹药回来了。刘清风亲自递过来一个玉瓶:“这是‘养魂丹’,每日一粒,温水送服,能帮你补补神魂。记住,别多吃。”
“多谢前辈。”林小满双手接过玉瓶,小心地收进了储物袋。
跟着阿福来到暖玉阁,林小满推开门,发现房间虽小,却收拾得干净整洁。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落在被褥上,暖融融的,还带着阳光的味道。
关上门,林小满才靠在门板上,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这一路的紧张和猜疑,快把她压得喘不过气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