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执事那一声干涩无比的“过”字,如同抽空了他全身力气。他脸色灰败,眼神复杂地看了林墨一眼,有震惊,有忌惮,更有一种被无力掌控的颓然。
他不再多言,甚至没有宣布另外两名考生的最终结果(一人勉强通过,一人失败),只是对旁边那名同样目瞪口呆的丹堂弟子挥了挥手,声音疲惫:“带…带他去录名,领取学徒物品。”
说完,竟直接转身,脚步有些踉跄地快步离开了大殿,仿佛一刻也不想再多待。
那名丹堂弟子回过神来,看向林墨的眼神充满了敬畏,连忙恭敬道:“林…林师兄,请随我来。”
另外那名通过考核的考生,此刻也顾不上自己的成绩,只是用看怪物般的眼神目送林墨离开。
林墨面色平静,跟着那名弟子办理了简单的入堂手续,登记名册,领取了两套丹堂学徒特有的淡青色服饰、一枚代表身份的学徒令牌、一本厚厚的《丹堂规条》以及…十点丹堂贡献点。
“林师兄,这是您本月的份例。”弟子恭敬地递过一个小布袋,里面是十块下品灵石和两瓶最基础的“回气丹”,“贡献点可用于兑换丹方、借用更好的地火室、或者请教导师问题。每月完成堂内任务也可获得贡献点。”
林墨收起东西,问道:“学徒平日需要做些什么?如何学习炼丹?”
弟子答道:“新入门的学徒,首要任务是熟悉药材和基础控火。堂内会分配一位指导导师,但导师通常很忙,大多时候需要自学。那边是藏书室,一层对所有学徒开放,里面有各种基础丹方和药材图谱。那边是地火室区域,凭令牌可以申请使用最低等的地火室。至于导师……”
弟子脸上露出一丝为难:“原本孙执事偶尔会指点新人,但今日……恐怕……不过堂内还有几位长老偶尔会开坛讲课,师兄可多留意公告。另外,完成堂内发布的诸如处理药材、看守地火室等杂务,也能积累经验和贡献点。”
正说着,一名穿着正式丹师袍的中年人走了过来,对那弟子道:“新来的学徒林墨?古长老吩咐,带他去丙字七号地火室,以后那里就归他用了。这是长老给他的。”
中年人递过来两本厚厚的古籍。一本是《万灵草纲目》,另一本是《地火精要详解》。
那弟子闻言,脸上露出明显的同情之色,低声道:“古长老?丙字七号?这……”
林墨接过两本书,问道:“古长老是?”
中年人面无表情:“古长老便是分配给你的指导导师。他老人家性子…比较寡淡,不喜人打扰。让你去丙字七号,你便去。无事不要轻易去烦扰长老。能否学到东西,全看你自己的造化。”说完,便转身离开了。
那弟子这才压低声音对林墨道:“林师兄,你…你恐怕被分到最难的导师了。古长老是堂里资历最老的长老之一,据说炼丹术极高,但性格极其孤僻古怪,几乎从不主动教导弟子,常年把自己关在炼丹房里。分配给他的学徒,基本都等于放养,能不能出头全靠自己摸索。而且那丙字七号地火室…是出了名的地火不稳定,火力忽强忽弱,很难控制,很多学徒都在那里炼废过丹药……”
林墨闻言,眼神微动,点了点头:“我知道了,多谢告知。”
他并不在意导师是否热情。对他而言,有一个安静不被打扰的环境,以及能够接触到的资源,便已足够。地火不稳定?或许对别人是难题,对他而言,未必不是一种锤炼。
根据指引,他很快找到了位于丹堂建筑群边缘区域的丙字七号地火室。推开沉重的石门,一股混杂着硫磺味和焦糊味的热浪扑面而来。
地火室不大,只有丈许见方,中央是一个黑沉沉的青铜丹炉,炉身刻着简单的聚火符文。丹炉下方连接着地火口,此刻正有暗红色的火苗微微跳跃,果然如那弟子所说,火势不太稳定,时而微弱,时而猛地窜高一下。
四周墙壁被熏得发黑,角落里堆着一些废弃的药渣和几块劣质灵石,显得颇为简陋。
林墨反手关上石门,启动了室内自带的简易隔音禁制。世界瞬间安静下来,只剩下地火燃烧的呼呼声。
他先仔细检查了一遍地火室和丹炉,确认没有异常。然后走到角落,盘膝坐下,并没有立刻开始炼丹,而是先拿起了那本古长老给的《万灵草纲目》。
书很厚,纸张泛黄,散发着古旧的气息。里面的字迹是手抄的,有些地方还有细密的批注,显然历经多人之手。记载的药材种类远超《百草初解》,不仅有一二品的常见灵草,更有许多三四品甚至更冷门、更偏门的药材,描述极为详尽,包括生长环境、采摘时节、药性变化、相生相克、甚至一些失传的古法处理手法。
这绝非市面上流通的大路货,而是真正有价值的传承典籍!
林墨眼中闪过一丝亮光。那位古长老,似乎并不像表面那么完全不管不顾。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