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家权省长那石破天惊的提议,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深水炸弹,激起的不仅仅是涟漪,更是汹涌的暗流。
他话音落下后,便不再去看丁正业阵营那错愕、审视的目光,也无视了丘志展阵营那惊疑不定、继而转为冷眼旁观的神色。
他的目光,沉稳而坚定地,落在了宣传部长林微微的身上。
这目光,是一种无声的提醒,也是一种约定的信号。
林微微感受到郑家权的注视,心中瞬间明了。
自从上次常委会,她接受了郑家权抛出的橄榄枝,将自己的名字与那份重磅改革方案紧密相连,共享潜在的政治红利,她就知道,自己与郑家权之间已经形成了一种暂时的同盟关系。
政治上的给予与获取,从来都是对等的。此刻,正是她需要表明态度、兑现“支持”的时候。
她没有过多犹豫,在众人目光的聚焦下,轻轻扶了扶面前的麦克风,声音清晰而从容地开口:
【“嗯,郑省长的提议,我认为很有道理。”
她先定了调,然后开始阐述理由,“谭云平同志,确实是一位综合素质非常突出的干部。
他既有扎实的地方主政经验,能够驾驭复杂局面;又具备较高的学历和开阔的视野,思想解放,勇于接受新事物。
目前,正是我省推动《国有企业所有制改革方案》的关键起步时期,历城市作为省会,其示范效应和引领作用至关重要。
正需要谭云平同志这种兼具实干精神与创新思维的干部去主政,才能更好地打开局面,确保改革沿着正确的方向深入推进。
因此,我完全赞同郑省长的意见,支持谭云平同志担任历城市市长。”】
两票!
郑家权一票,林微微一票。支持谭云平的阵营,瞬间拥有了两票基础。
省委书记丁正业此时已完全从最初的意外中回过神来,大脑飞速运转:‘好你个郑家权!原来谭云平是你布下的棋子!隐藏得够深!’
【他迅速计算着票数:‘就算易秋萍看在……某些情分上投你一票,也才三票。
丘志展那边四票,因为程洪伟被暂时搁置,他们绝不会转而支持你的谭云平,大概率会选择弃权或者搅局。
而我这边,方元洪、李全有加上我自己,三票是铁定要投给赖修景的。
这样一来,谭云平三票,赖修景三票,都不过半,僵局!’】
丁正业心中飞快地权衡:
【‘要想破局,除非……除非我和郑家权合作。
但怎么合作?让我放弃追随我多年的赖修景,去支持他郑家权的人?
这代价未免太大,下面的人会怎么看我?
可如果不合作,今天这会就等于白开了,还暴露了内部的分歧……’】
他感觉郑家权给自己出了一道极大的难题。
而丘志展阵营的四人(丘志展、翁扣、刘东海、何秋海),此刻则抱着一种冷眼旁观、甚至幸灾乐祸的心态。
丘志展心中冷笑:
【‘哼,想把程洪伟暂时搁置?可以!但想让我们转而支持你丁正业或郑家权的人?
做梦!我们四票要么弃权,要么继续分散投给赖修景和程洪伟(象征性),看你们这三瓜两枣怎么凑够半数!
到时候僵持不下,丢脸的是你郑家权和丁正业!’】
会议室内陷入了短暂的寂静,一种因算计、权衡和僵持而带来的诡异寂静。
空气仿佛凝固,只有偶尔翻动纸张的细微声响和沉重的呼吸声。
就在这僵持不下、似乎即将陷入死局的关键时刻,那位始终令人难以捉摸的组织部长——易秋萍,再次开口了。
她轻轻放下手中的茶杯,目光平静地扫过全场,声音不高,却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作为组织部长,为省委选贤任能、将最合适的干部安排到最合适的岗位上,是我的核心职责。”
她先强调了自身的立场,然后话锋一转,“对于刚才郑省长和林部长的意见,我个人表示完全赞同。谭云平同志的能力和素质,足以胜任历城市长这一重要岗位。”
她略微停顿,仿佛不经意地补充了一句,却是在向某些知情人解释其立场的合理性:
“当然,在这里我也需要向各位说明一下,谭云平同志在担任东元市长之前,曾在省委组织部工作过相当长一段时间,那时他是我的副手,我们搭档得很愉快。他的能力和品行,我是有充分了解的。”
(这话既解释了为何她支持谭云平,也暗示了并非纯粹因为郑家权,而是基于对干部本身的了解)。
紧接着,她话锋再次巧妙一转,如同一位高明的棋手,落下了打破僵局的关键一子:
“但是,”她的目光转向了主位的丁正业,语气变得更具建设性,“我们也不能忽视另一位优秀的同志——赖修景书记。他同样是一位经验丰富、敢于担当的优秀主政干部,长期闲置在纪委副书记的位置上,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人才浪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