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个平凡又略带压抑的高三教室里,每个学生都被沉重的学业压得有些喘不过气来。方英,这个平日里不算太起眼的女生,在经历了一次考试的失利后,决定拼一把。
那天晚上,夜已经很深了,城市陷入了寂静,只有窗外偶尔传来几声虫鸣。方英坐在书桌前,灯光昏黄地洒在她的书本上。这是她第一次学习到十二点,台灯下的她眼神中透着坚定,尽管困意不时袭来,她还是强打着精神。当终于完成了当天的学习任务,她才发现时间已经很晚了,揉着酸痛的眼睛,她简单洗漱后便沉沉睡去。
第二天一早,天边刚泛起鱼肚白,方英就挣扎着起了床。镜子里的她,顶着哭红的双眼,脸色有些苍白,但那眼神里却有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执着。她匆匆吃过早饭,背着沉重的书包,脚步坚定地走向教室。
走进教室,里面已经有了不少同学,有的在小声讨论着昨晚的作业,有的还在补着没写完的功课。方英没有丝毫犹豫,放下书包就拿出书本开始认真学习起来。她全神贯注地盯着书本上的文字,手中的笔不停地在纸上写着画着。
这时,李欣朵走进了教室,她一眼就看到了认真学习的方英,不禁感到有些惊讶。“方英,你怎么了?转型了今天?”李欣朵一边说着,一边走到方英的身边,脸上带着疑惑的笑容。
方英抬起头,眼神中带着一丝疲惫但又充满期待地问道:“欣朵,你会这道题吗?”说着,她指了指书本上一道复杂的数学题。
李欣朵凑近看了看,皱了皱眉头,无奈地摇摇头说:“我不会,不过有人会。”说着,她一把拿过方英的书,迈着轻快的步伐走到了萧允南的面前。
“帮我看看。”李欣朵把书往萧允南的桌上一放,语气中带着几分撒娇的意味。
萧允南是班里的学霸,他抬起头,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眼神平静地接过书。他仔细看了看那道题,然后拿起笔,在纸上快速地写了起来。不一会儿,详细的解答过程就呈现在了纸上,字迹工整又清晰。
李欣朵把题递回给方英,一眼就看到了坐在座位上的方英。方英那哭红的双眼格外显眼,让李欣朵心里一紧。
李欣朵赶忙走到方英身边,脸上满是关切,轻声问道:“方英,你昨晚回家还好吗?”
方英抬起头,眼神中闪过一丝落寞,嘴角扯出一抹淡淡的苦笑,无奈地说道:“老样子,习惯了已经。”那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仿佛承载了无数个夜晚的心酸。
李欣朵刚想再追问些什么,方英却摆了摆手,说道:“欣朵,不说了,我要研究一下这道题。”说着,她便低下头,专注地盯着书本上那密密麻麻的文字和符号,手中的笔在草稿纸上不停地写写画画。
看着方英这副认真的模样,李欣朵不禁歪着头,脸上露出疑惑的神情,忍不住说道:“方英,你今天太反常了。”在她的印象里,方英平日里虽然努力,但从未像今天这样全身心地投入,仿佛变了一个人。
方英停下手中的笔,抬起头,眼神坚定地看着李欣朵,认真地说道:“很正常啊!我就是不想做倒数了。”她的语气中带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那眼神仿佛在宣告着自己的决心。
李欣朵听了,先是微微一愣,随后脸上绽开灿烂的笑容,重重地点了点头,伸出手拍了拍方英的肩膀,鼓励道:“加油!”那声音清脆而有力,充满了对朋友的支持与期待。教室里,阳光依旧温暖,而方英和李欣朵之间的这份情谊,也在这一刻显得格外珍贵。
在那间略显闷热的教室里,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户,洒下一片片斑驳的光影。方英端坐在课桌前,腰背挺得笔直,眼神紧紧地追随着讲台上朱关芹老师的身影,全神贯注地听着她对那道复杂数学题的讲解。朱关芹老师的声音清晰而有力,手中的粉笔在黑板上“沙沙”作响,勾勒出一道道解题的步骤和思路。
然而,方英的眉头却越皱越紧,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无奈和困惑。她的数学基础实在是太薄弱了,那些在老师和其他同学眼中顺理成章的推导和计算,对她来说却如同天书一般难以理解。尽管她已经使出了浑身解数,努力地想要跟上老师的节奏,但思维却总是慢了半拍,怎么也无法真正领会其中的奥秘。
无奈之下,方英只好拿起手中的笔,按照朱关芹老师在黑板上的板书,一笔一划地抄录下来。她的动作有些迟缓,眼神中带着一丝不甘和倔强,心里暗暗想着:“先记下来,下课再向其他同学请教,我一定能弄明白的。”
终于,漫长的数学课结束了。方英轻轻地舒了一口气,转头看向坐在前面的同学,略带紧张地开口问道:“你听懂这题了没?”
那同学原本正趴在桌子上,听到方英的声音,缓缓地抬起头来,揉了揉惺忪的睡眼,打着哈欠说道:“我上课一直睡觉,我尽力看看吧。”说着,他拿起方英的课本,眯着眼睛看了看那道题,稍微思索了一下,便开始详细地说出了解题的过程。他的声音虽然有些慵懒,但思路却十分清晰,每一个步骤都讲解得头头是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