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 乡村的夜是真正的黑夜,没有城市的霓虹干扰,星空显得格外璀璨、低垂。银河如练,横亘天际,无数星辰密密麻麻地镶嵌在墨蓝色的天鹅绒上,清晰得仿佛触手可及。一家人会将凉席、褥子铺在院子里或者平房的屋顶上,纳凉闲话。
这是张诚最喜欢的时刻。躺在微凉的席子上,闻着空气中残留的太阳味道和夜来香的淡淡香气,仰望着无垠的星空,他会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渺小与宏大交织的震撼。那浩瀚的宇宙,与他脑海中那些试图描述世界规律的数学物理公式,在这一刻产生了奇妙的连接。那些困扰了无数智者的谜题——暗物质、暗能量、宇宙的起源与终结、生命的本质——在这片星空下,似乎变得更加真切,也更加迷人。他会不由自主地陷入沉思,但不再是那种紧绷的、目标明确的学术思考,而是一种更偏向于哲学性的、带着敬畏的漫游。
磊磊则会缠着哥哥讲星星的故事。张诚便会指着天空,告诉他哪是北斗七星,哪是牛郎织女星,讲述那些流传千年的神话传说,偶尔也会穿插一些简单的天文知识,比如恒星是如何发光的,行星和恒星的区别。磊磊听得似懂非懂,但眼睛里充满了对哥哥的崇拜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
除了这些日常的恬淡,假期里也有一些特别的乐事。
有一次, 姑姑张建萍一家再次前来做客,带来了县城里买的稀罕吃食和给孩子们的新玩具。院子里顿时更加热闹。表妹王倩比寒假时又长高了些,更加文静了,但还是乐意跟着磊磊和村里的孩子们一起玩简单的游戏。张建萍和李秀兰在厨房里大显身手,做了一桌丰盛的饭菜,男人们则喝着酒,聊着更广泛的话题,从国家政策到国际形势,虽然见解未必深刻,却充满了普通百姓最真切的关注。张诚安静地听着,偶尔被问到在北京的“学习”,便含糊地用“还行”、“跟着老师做点事情”带过,将话题引向别处。这种纯粹的家庭聚会,亲情流淌,让他感到温暖而放松。
还有一次, 村里一户人家办喜事,娶媳妇。整个村子都仿佛活了起来,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充满了喜庆的气氛。张诚一家自然也去帮忙和道贺。他看到了许多记忆中熟悉又有些模糊的面孔,被长辈们拉着问长问短,被同龄或更小的孩子们用好奇又略带羡慕的目光打量着。他跟着家人吃了流水席,那大碗的臊子面、肥而不腻的红烧肉、自家蒸的大馒头,充满了浓郁的乡土风味,是任何星级酒店都无法比拟的实在与痛快。他看着新郎新娘在简陋却热闹的仪式上,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感受到了这种扎根于土地的生命力与传承的喜悦。
当然, 张诚也并非完全脱离了“学习”。他随身携带的行李箱里,还是塞了几本基础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着作,以及一些关于计算机算法基础的入门书籍。这是在分配了五十万经验值,将生化学、信息学等提升到等级3后,他有意为自己安排的“背景阅读”。在午后的树荫下,或者夜深人静时,他会翻看这些书籍。由于已经有了坚实的学科基础,他阅读这些书籍的速度和理解深度都远超常人,更像是一种系统的知识梳理和查漏补缺,轻松而高效。他也会利用这段时间,在脑海中反复推演、消化上个学期那几个重大项目中的核心思想和数学工具,尝试寻找它们之间更深层次的联系,为未来的交叉研究埋下种子。
这个暑假,没有惊心动魄的科研突破,没有万众瞩目的学术荣誉,有的只是日升月落,炊烟袅袅,亲人笑语,田园风光。但张诚却觉得,这个假期无比充实和珍贵。它像一块巨大的海绵,吸收了他身上因连续高强度脑力劳动而产生的疲惫与燥气,也用最质朴的亲情和自然之美,滋养了他的心田,让他那颗在抽象符号世界中高速运转的心,重新与脚下这片真实的土地建立了牢固的连接。
他依旧是那个学术上锋芒毕露的天才,但在这片生他养他的黄土地上,他更愿意做一个安静的孙子、体贴的儿子、可靠的哥哥。两种身份,两种状态,在他身上和谐共存,相互滋养。
当暑假的尾巴悄然来临,空气中开始夹杂起一丝初秋的凉意时,张诚知道,离别的时刻又将到来。他的眼神更加沉静,气息更加内敛,脑海中知识的海洋波澜不惊,却深邃广袤。他准备好了,带着这份被烟火气温暖过、被田园风洗涤过的充实心灵,重返那片属于他的、没有硝烟却同样波澜壮阔的学术战场。
喜欢重生之学神的黑科技系统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重生之学神的黑科技系统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